/

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海中学学潮斗争

2021-04-13 17:27:07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每天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海中学学潮斗争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六大”精神,中共徐海蚌特委于1928125日至7日在邳县李庄召开了代表大会,中共东海特支书记李超时参加了会议,并当选为特委委员。会议决定将中共东海特支改组为中共东海县委,并改组灌云等地的支部及区委。

 

      会议要求各地党组织“利用各种组织的形式,团结群众”,并把这种组织转变到工会、农协或农委会的组织。会议决定对灌云等处进行支部及区委改组,中共东海特支改组为中共东海县委。


      徐海蚌特委代表大会结束以后,中共东海县委迅速健全了组织机构。县委由李超时、杨光銮、惠浴宇、李少堂、武同儒等人组成,李超时任书记,杨光銮任组织部长,惠浴宇任宣传部长。

 

      为落实中共徐海蚌特委代表大会关于发动盐工斗争的决议,东海县委派张淦清、单佐桢到灌云县的太平埝、中正场开展盐区工运,派县委联络员吕继英和女党员冯若愚以妇女协会的名义举办妇女识字班,宣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革命道理。


      19293月,共青团徐海蚌特委指派万众一任共青团东海县委书记。万众一到海州后,会同中共东海县委领导人讨论了建团工作部署,首先在东海中学建立了团支部。嗣后,万众一和李超时一起,先后到新浦、大村、白塔埠、郇圩等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了团组织,发展团员百余人。

    1928年底,中共东海中学支部的一批党员学生毕业返乡,大大加强了灌云等地党组织的力量,先后建立了老沟支部(今在灌南县境内)、大村支部等,中共灌云县委也于19294月在板浦建立,朱士吉任县委书记,李静山、张淦清、武同儒等人任县委委员,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民和学生运动的组织领导。


      312日,中共东海县委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五周年,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东海县委员会告海属人民书》,组织党员在海州城内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公开亮出了县委的牌子,开展了声势较大的宣传活动。此举虽然引起了连云港地区工农群众的瞩目,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但也引起了反动势力的注意。


      当天夜里,东海县保安队对东海中学进行了大搜捕,抓走了支部书记吕镇中、党员孙大珂和两名学生。次日,学生们聚集在校长办公室外,要求学校当局设法营救被捕同学。但校长却对学生实行高压政策,制订许多清规戒律,限制学生运动,并与国民党东海县当局共同策划,准备用更严厉的手段镇压进步学生。东海中学党支部面对高压,开始酝酿学潮斗争。


     51日,东海中学召开庆祝国际劳动节会议,中共党员、学生冯硕仁登台演讲,痛斥学校当权者剥削工友、压制学生的丑行,认为他们无权纪念劳动人民的节日。校长恼羞成怒,准备开除冯硕仁的学籍,并处分一批学生,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愤慨。中共东海县委委员杨光銮、惠浴宇随即在海州洪门沈家花园召开党团骨干联席会议,传达了县委关于发动学潮斗争的决定,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514日,东海中学全体师生又集中于学校礼堂,训育主任在全体师生会议上,蛮横斥责学生违反校规,责令冯硕仁等六七个学生上台罚站,在孙中山像前请罪。冯硕仁走上讲台,理直气壮地说“我代表工友讲话,何罪之有?”训育主任推冯硕仁下台,引起全场哗然,台上台下乱成一团。这时,学校党支部组织的学生纠察队出动维持秩序,学生会主席惠浴宇上台主持会议,通过了驱逐学校当权者、革除反动教员、学生暂时管理学校等项议案,并请其他教师继续上课。


     学潮发生后,江苏省教育厅派督学来校处理学潮事件。杨光銮联合进步教师向督学陈述经过,并以学生会名义致函东海县政府,力陈校方压迫教工,无理处罚学生,激起公愤的事实真相。学潮斗争显示了中共连云港地区党组织领导学生运动的力量,打击了反动当局的气焰,使学生受到一次生动的政治教育和实际的斗争锻炼,扩大了党的影响。不少学生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的腐败政治,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要求,壮大了党的力量。


     学潮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的力量,振奋了人心,打击了反动当局的气焰。但也暴露了学生中的党员骨干和进步学生,被反动派找到了镇压目标。


配音:京京

稿件来源: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