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 灌云、赣榆党组织的发展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每天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1929年秋,中共灌云县委重新组建,同时将中共新安特支干事会划归灌云县委领导。与此同时,灌云县西部先后建立了前庄、东圩、后皂3个支部,有党员60多人。因当地时属东海县第二区,中共东海县委遂决定建立南区区委。另外还有从上海回来的共产党员孙若溪、厉国桢等人也灌云西区积极活动。
当年11月,中共灌云县委在上马台破庙庄(今属灌南县)召开县委扩大会议,调整领导班子,由管作霖任县委书记,陈宝礼、管海萍、赵永桂等人为县委委员。同时建立共青团灌云县委员会,由陈宝礼担任团县委书记。会议决定将新安特支干事会改为新安区委会,管海萍兼任区委书记,下辖新安、管庄、惠庄、窖湾4个党支部,后又增加新安镇河南、东半路周庄、温庄、张湾东三大门等4个支部和屈西小组,共有党员70多人。
为适应组织发展和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灌云县委于1930年1月决定在全县建立新安、东区、西区、响水等4个区委,在设于灌云县城板浦的灌云县中学、县师范学校、乡村师范学校建立中心党支部。中共东海中心县委任命徐润斋为中心支部书记,并领导乡师党小组。
东区(今属灌南县)区委下辖马台、陈集、东三岔、西三岔河北、侯家洼、后惠岭等6个支部,有党员40多人,赵永桂任区委书记。
西区(今属灌南县)区委下辖老沟、白皂、李埠庄、李埠庄小学、余兴庄、余兴庄小学、李集、杨三庄等8个支部和连五小组,并在老沟、白皂、李埠庄成立了中心支部,共有党员60多人,冯家驹(后改名为李正明)任区委书记。
响水(今属响水县)区委下辖响水口、大怀兴、胡三合庄、三口(今属灌南县)等4个支部,有党员30多人,孙希伯任区委书记。
1930年3月,中共灌云县委还派孙存楼、孙海光、孙大珂等党员分别到海安集小学、双港小学、青云女校、响水口小学(今均在响水县境内)任教,并在这一带开展党的活动。5月,他们在响水口发动学生上街集会游行,揭露国民党当局的丑行。国民党灌云县党部怀疑学潮共产党策划,派人侦察,开除了党员教师吴强、吴继坤。学潮持续了10余日,产生了很大影响。
1929年秋,17岁的共产党员卢柏玉(大村人)受东海党组织的派遣,到赣榆青口小学五年级插班读书,先后发展高永谦等10余名党员,于年底建立中共赣榆县总支部,卢柏玉任书记。
中共赣榆县总支部的主要活动是印发传单,张贴标语,进行革命宣传。当时,卢柏玉住在青口玉皇阁内,他就在这里刻印传单,标语则用粉笔写在墙上。贴传单、写标语时,都是三人一组,一人负责贴、写,两人负责望风。总支部还研究过武装暴动计划,后因力量太小,计划未能实施。
赣榆县总支部张贴的传单和标语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青口小学校长认出传单是高云谦的笔迹,遂对他们进行监视。但这些年轻的共产党员竟没有发觉,还幼稚地派担任多年校工的党员李传馨去做校长的工作。1930年4月4日,校长趁李传馨不在宿舍的机会,闯进李的宿舍,搜出传单和交党费的党员名单,密报赣榆县政府。县政府立即按名单逮捕了卢柏玉等6人,高永谦、郑汝廷、李厚裕、李传馨、汪湘南等闻讯逃离,中共赣榆县总支部被破坏。
被捕人员经初步审讯后,徐家硕、龙斗昌被交保释放,卢柏玉、曹家洪、李传科、张继奎等4人被押送清江监狱,后又押回赣榆,交给东海、赣榆、灌云三县会审。曹家洪、李传科、张继奎被江苏省军法会审处分别判处12年和7年徒刑,卢柏玉则因患伤寒病死于狱中,年仅18岁。
配音:徐琦
稿件来源: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