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 | 骨肉情

2021-05-27 17:19:06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骨肉情


1929727日,红四军政治部在闽西编印出版了《浪花》创刊号(第一期),这是红军创办的第一份铅印报纸。报纸黑色单面铅印,四开二版,设有“发刊词”“特讯”“短评”等栏目。如今,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陈列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展厅里。红军创建初期,不少同志存在着单纯军事观点,不重视宣传工作,导致群众不了解红军的性质和宗旨。红军在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回想起1935年,是苏区最困难的一年。那年年初,根据党组织安排,贺怡要从会昌白鹅乡梓坑村转移到赣州水西村开展地下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贺怡忍痛将刚满月的孩子托付给老乡。

 

在贺怡离开梓坑的头一天夜里。窗外,雨下个不停,贺怡坐在床沿上,望着身边幼小的孩子,此时的她已是泪流满面,不停地抽泣着。

 

站在一旁的毛泽覃扶着妻子的肩膀,安抚着说:“别哭了,坚强点!等革命胜利了,咱们一家人一定会团聚的!孩子今晚就送到老乡家去!你放心,老乡家也有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这样便于隐藏身份,会安全的。”

 

说完,毛泽覃正准备伸手抱起孩子,贺怡连忙抓住毛泽覃的手说:“等等,让我再给孩子喂一次奶吧。”贺怡看着怀里的亲生骨肉,心痛地说:“孩子,原谅我的狠心,在你嗷嗷待哺的时候,没能把你带在身边,妈妈实在是没有办法!妈妈是为了坚持革命才做这样的选择。我相信,将来有一天,你一定会理解妈妈。”贺怡滚烫的泪水滴在孩子红扑扑的脸上。

 

毛泽覃从贺怡怀里抱过孩子,转身朝门外走去。

 

门外一位红军战士撑着一把油纸伞已等候多时,和他一起等候的还有一位头戴斗笠的农家大嫂。

 

黑暗中,大嫂抱着孩子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刚走不远,一个响雷,把孩子惊醒,孩子大哭不止。三人连忙加快脚步,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屋内的贺怡听到孩子的哭声,心如刀绞。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头扎在床上,紧紧地抱着还有孩子体温的破棉被,嚎啕大哭。

 

雨一直下着,也不知过了多久,贺怡拖着疲惫的身子,一步一步朝门外走去,她缓缓地坐在门槛上,朝孩子送走的方向望着,望着……

 

“孩子,你知道妈妈有多么舍不得你吗?这一走,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孩子,你一定要乖,要平安长大,这是妈妈最大的心愿啊!”

 

“孩子,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会回来找你,到那时咱们一家人就再也不用分开了。假如,假如我没有回来,可能我就不在人世了。你也别难过,想妈妈的话,就到贡江岸边,朝着江水流去的方向,喊我一声妈妈!”

 

那一夜,贺怡默念着孩子,直到天亮。

 

当年,毛泽覃、贺怡夫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从党组织安排,舍小家顾大局,从他们身上真正体现了什么是共产党员。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革命先辈,坚守着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坚定着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开展革命斗争,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配音:佳佳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