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 | 抗日英雄杨靖宇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抗日英雄杨靖宇
1940年2月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蒙江东边的大森林出发。但此次行动不幸被叛徒告密,他们在离濛江不远的地方被数千名日寇包围了。杨靖宇挥动着两支匣子枪,左右开弓,边向敌人射击,边命令同志们向林子里撤。到了晚上会齐时,队伍只剩下七个人了。一天没吃东西了,大家围在火堆旁忍饥挨饿。杨靖宇看了看仅有的一包包米干,默默地对警卫员说:“就这点干粮了,捣碎熬点汤给大家喝吧!”警卫员用鬼子的半边钢盔盛水,将包米干捣碎放在里面,在火堆上熬好后,七个人一人喝了几口汤。随后,杨靖宇对大家说:“都暖和过来了吧,同志们。
趁天黑我们翻过这座山就好了。”但敌人层层包围着,密密麻麻如铁桶一般,转了一夜仍无法过岭。同志们饿着肚子,在冰天雪地里与数千名敌人周旋。到了第五天的中午时分,敌人采取“拉网”、“篦梳”战术,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到晚上,又有四位同志负伤了。杨靖宇把大家招呼到一起,果断地说:“情况非常危急,大家必须分开走!”同志们紧紧拥在一起说:“死,就死在一块;活,也活在一块。”“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道。杨靖宇让四位负伤的同志往回走,到可靠的老乡家暂避养伤;自己则带着另两名战士继续往前走,争取能与友邻部队联系上。
而敌人的兵力大都集中在前面。在这生死关头,杨靖宇毅然地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可能让给了同志。杨靖宇和留下的两位同志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的煎熬,与数千名日寇奋战了三天三夜后,一名战士牺牲了,另一名战士也负了伤。杨靖宇把受伤的同志隐蔽到一个树洞里,只身一人与敌人又周旋了五天五夜。23日凌晨,杨靖宇边打边走,来到了濛江县的保安屯附近。但不幸被敌人的一个坐探发现,一大股敌人将杨靖宇团团围住了。杨靖宇沉着地紧握两支短枪,倚着一棵古松,弹无虚发地痛击扑面上来的敌人。敌人吓得不敢上前,缩在远处猛叫着:“杨靖宇,你跑不了啦,快投降吧。你过来就让你当东边道司令。”杨靖宇的回答敌人是一梭子仇恨的子弹。鬼子军官气得发疯,机枪、步枪一起向杨靖宇射击。突然,杨靖宇右手一沉,他挂彩了。
杨靖宇顽强地用左手向敌人射击,在他面前,敌人的尸体倒了一大片。又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腰,顿时鲜血把军装浸透了一大片。敌人见杨靖宇负了重伤,嚎叫着蜂拥而上。这时杨靖宇枪里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他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把最后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
为了人民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无法理解一个抗联战士为何如此英勇顽强,他们把杨靖宇的遗体进行解剖。打开肠胃,鬼子军官惊呆了:在这个只身与数千名日本兵战斗了五天五夜的抗联司令的肚子里,竟然找不到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未消化的野草、树皮和棉絮……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
配音:九菲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