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频】我和我的党支部|孔繁森精神照亮我的前行路

2021-06-08 17:54:42

融媒体系列报道

《我和我的党支部》

今天,为您带来由湖南电台携手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经济频道等全国100家电台采制的《孔繁森精神照亮我的前行路》


图片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

但孔繁森这个名字却从未被忘记。


图片


孔繁森,1944年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农民家庭,1961年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79年开始,孔繁森两次赴藏工作,长达10年,1994年11月因公殉职,年仅50岁。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时,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他“改革先锋”的光荣称号;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等部门授予他“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的光荣称号。


无垠戈壁绿一层,

历尽沧桑骨殷红。

只因根生大漠下,

敢笑翠柏与青松。


孔繁森的这首诗赞颂的是生长在青藏高原的红柳。在他牺牲后的26年间,无论是在孔繁森的故乡聊城,还是在他所为之奋斗的西藏阿里,“赤诚、担当、大爱、无我”的孔繁森精神,照亮着青年共产党员的前行路。


图片

卢青山在宗熊错开展巡湖工作、捡拾垃圾


卢青山,山东聊城人,西藏阿里地区首位调藏博士,阿里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阿里地委组织部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201611月,38岁的卢青山随第17批博士服务团来到拉萨;2017年底,他又主动申请前往阿里地区工作。2018年,卢青山来到阿里地委办公室党支部,这里正是孔繁森生前所在的党支部。


图片

卢青山和支部成员走访阿里当地牧民家庭

   

当年,孔繁森曾跑遍了阿里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总结了畜产品、矿产品、旅游、边贸、人口和政策等六大发展优势,只可惜壮志未酬。在他牺牲后的这二十多年间,阿里的援藏干部誓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到底。


阿里地委组织部机关第一党支部不但教给当地村民文化知识、生存技能,也给老百姓修路、修桥,更是挖掘当地特色产业和传统产品——如今,阿里日土县白绒山羊产业、噶尔县上左左村牦牛肉风干厂、措勤县边山村扶贫砂石厂、改则县圆梦新居洗车场等产业项目蓬勃发展,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图片

停电时卢青山和支部党员搭建帐篷维稳值班


当年,孔繁森在工作之余,背着小药箱走家串户去给群众治病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也反映出当地医疗条件的落后;如今,阿里地区噶尔、普兰、札达、日土、改则、措勤6个县人民医院已经实现创“二乙”目标,阿里的百姓群众如今不但“看得上病”,更能“看得好病”。去年,当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时,卢青山和党支部的全体党员,第一时间奔赴对口13个行政村和泉水湖、多玛、日松三个公安检查站检查疫情防控工作。由于长时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在一次走村入户时,卢青山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地。


图片

疫情期间卢青山和支部党员检查防疫工作


正是孔繁森精神在阿里各级党委、党支部不断传承,终于让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改变了模样。2016年至今,西藏阿里地区累计减贫23159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8.7%下降到0。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18元,年均增长11.8%。


图片

卢青山给党支部党员上党课学党史


在巍巍冈仁波齐的注视下,在幽幽玛旁雍错的怀抱中,今天的阿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片蕴含着孔繁森及其精神感召的援藏干部心血的土地,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之势和昂扬焕发的奋进之心,谱写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阿里新篇章。


本节目由新华网、湖南电台、芒果动听、5G智慧电台、蜻蜓FM携手全国100家电台联合制作播出。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和我的党支部》同名书籍将于今年7月同步上市。立刻扫以下二维码订购:

图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