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党支部】莫高窟下屹立坚守的“石窟卫士”
2021-07-10 18:24:30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融媒体系列报道
《我和我的党支部》
今天,为您带来由湖南电台携手甘肃都市调频广播等全国100家电台采制的《敦煌研究院保卫处党支部:莫高窟下屹立坚守的“石窟卫士”》
敦煌研究院保卫处党支部:莫高窟下屹立坚守的“石窟卫士”
四月中旬的河西走廊乍暖还寒,一场初春的沙尘暴刚刚横扫过敦煌城。当我们乘车快进入莫高窟的时候,一片绿意盎然的林子猛然出现在视野中。在这片绿色中,坐落着著名的敦煌研究院。在这里,有一群被称之为“石窟卫士”的人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莫高窟的一窟一画、一草一木,他们就是敦煌研究院保卫处党支部的一群年轻人。
说起“石窟卫士”这个称号,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保卫处处长韩延军自豪的说:

韩延军
这“石窟卫士”的提出是第二代院长——段文杰院长,他在任期间非常注重和重视安全保卫工作。一个是对我们保卫处工作的肯定,另外呢就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厚望,有“石窟卫士”在,敦煌莫高窟的安全要永远有保障!
1993年,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在保卫处题写了“石窟卫士”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保卫处一群人多年来工作的生动写照。
张帅,一名85后党员干部,现任保卫处支部副书记、副处长。2007年,在西安交大上学的张帅碰到敦煌研究院来学校招人,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他被遥远、神秘的“敦煌”所吸引,决定在正式签约前先来敦煌看看。一个简单的行囊、一张火车票,坐了24小时火车来到敦煌研究院。没想到,从此他和莫高窟就有了不解之缘,在三危山下一待就是14年。

记者
你来敦煌多少年了?
张帅
14年了。反正这个(时间)很快!真的很快。王院长原来给我们老说,哎呀!你来敦煌前5年不要想干什么事,能待住就不错了。(这就是)我们单位不一样的地方。现在为啥文物系统老在宣传莫高精神,坚守大漠,你先能守住,后面再说,你先要能守住。
用忠诚守石窟,用激情干事业。张帅说,在工作中学以致用,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安全管理理念守护莫高窟的安全是他毕生的事业和追求。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又重要的安全岗位上诠释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夯实着石窟卫士生涯中不忘初心的每一步轨迹。
张帅
我之前13年都是做基础工作的。安全防护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底线、红线。因为我从07年来做了莫高窟安防工程,全程参与到最后结项,后面又是榆林窟的项目,莫高窟的消防工程。现在对我们的定位也不一样,我们莫高窟作为石窟类的代表,你的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怎么做的,对全国的石窟类都有借鉴意义,我们相当于要把我们做成标杆。
人类只有一个敦煌,莫高窟的安全保护工作又有极为特殊的特点。张帅先后推动了敦煌研究院文物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全院安全责任体系、安全质量标准体系以及文物安全防护体系。并先后参与编制了敦煌研究院安全管理办法、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保卫处工作手册、文物安全标准规范合集等。从2013年开始至今先后组织实施了敦煌研究院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千佛洞、榆林窟的安防升级改造工程并顺利竣工,组织并参与莫高窟消防工程立项、设计以及实施工作。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莫高窟条件艰苦,生活单调,但却聚集了一批批想干事、能干事、善干事的优秀人才,保卫处安保警卫有80多人,大多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是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集体,他们承担着执勤巡逻、窟区开放管理、监控值机、消防安全等工作。警卫队副队长刘志文说,几十年守卫莫高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荣誉和责任。
刘志文
我刚来的那几年特别不适应。我们是一个月只有一天假,就是每周的星期六可以进城,进城3个小时又回单位上来,基本上那时候都在单位上,太枯燥了。“择一事终一生”,慢慢的沉淀下来,干下来,感觉有可能也是自己成熟了,成长了,安下心来,慢慢在干这个。
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国家的标志。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岗位,甘于平淡坚守了十几年,在他们这一批年轻人之中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但被誉为“石窟卫士”的这群85后年轻人做到了。“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工作不负亲”,作为从事文物安全工作的他们,对父母、妻子、孩子内心深处充满愧疚。
马国军,保卫处安全督查科副科长,也是一名85后。他从部队转业后来到莫高窟。在每年的莫高窟旅游旺季,每天高强度的工作量让他们精神和体力达到极限。
马国军
我19年经历的旺季是印象最深的,早上5:30起床,晚上干到9:30,回去10点钟,赶紧就睡,睡完之后5:30再起来再干,干了有4、5天整个人就疯了,那种疯啊——就是一整天你就头脑懵懵的,感觉像脑子转不开,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在干啥。好多我们这边优秀的警员干上几年就不干了,不是我们不让干了,他自己不干了,比方说有些人结婚之后就不干了,为什么呢?媳妇不让他干,聚少离多啊,她说我结婚了和不结婚有啥区别啊,我结婚前一个人睡,结婚后还是一个人睡。
此生不悔入沙海,勇担重任始见金。站在历史的新时期,作为敦煌研究院新一代莫高窟人,他们在以石窟为家,与孤独相伴的枯燥生活中,把亲情轻轻地放下,把小家轻轻地放下,取而代之的是用“莫高人”忠诚执着、朴实无华的鲜明品格,信念坚定、爱岗敬业的赤子情怀,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他们把满腔守窟之情倾注在了大漠莫高的博大情怀之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石窟卫士”的初心和担当。
在三危山下、莫高窟旁,被誉为“石窟卫士”的4名80后党员用他们深情的表白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张帅
我来敦煌研究院14年了,未来的工作生涯中我将追寻先辈的足迹,择一事终一生,用忠诚守石窟,用激情干事业,做好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的守护工作。
李云龙
我到敦煌莫高窟已经18年了。我的工作职责就是用科技保卫莫高窟的安全。我愿意用一生来守护莫高窟,做好敦煌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工作。
刘志文
我来莫高窟工作已有17年,我愿意用我的一生为莫高窟的守护事业奋斗余生!
马国军
我来敦煌莫高窟工作4年了,在这四年了敦煌文化教会了很多东西,让我的人生更丰满,我愿意用我的余生爱护她、守护她。

本节目由新华网、湖南电台、芒果动听、5G智慧电台、蜻蜓FM携手全国100家电台联合制作播出。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和我的党支部》同名书籍已上市。立刻扫以下二维码订购:

编辑丨徐止丽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