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城接力读党史》:《多才多艺的顾东石烈士》《李家岭十七勇士》(音频)

2021-09-06 16:16:23





连云港综合广播(FM102.1)策划推出“全城接力读党史”系列融媒节目,欢迎热爱读书的您踊跃报名参与。本期刘智博和肖莉汶两位同学给我们讲述《多才多艺的顾东石烈士》《李家岭十七勇士》。

全城接力读党史——《多才多艺的顾东石烈士》

1.jpg


宣讲人:刘智博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七年级(18)班    

多才多艺的顾东石烈士

1948年11月7日,西逃的国民党44师匆匆忙忙从海州牢狱里押走一名英俊、刚毅的年轻人。他,就是曾打进国民党“海报”社任记者的中共地下党员顾东石。

顾东石生于1922年,祖籍东海富安,后住在新市街,早年家境比较好,得以进学。

1941年秋,他离开东海师范学校,回家乡富安教书。当时正值抗战,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特别关心时政并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不久,顾东石转到新浦普爱小学(今建国路小学)担任老师,他富有正义感,而且在学校里有广泛的兴趣,不仅品学良好,尤其擅长音乐,而且比较活跃,总是能团结一批同学在他周围。这也引起了中共地下党员李迪仁的注意。1945年底,经李迪仁联系,由新浦地下党负责人周子虹正式介绍,顾东石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党小组长。 

1946年,顾东石受中共新海工委派遣,打入海州国民党《海报》社,利用记者身份,出入国民党党政军警特机关,以采访为名搜集军事情报,以代号“雄”字送出。顾东石还向在新浦开设益龄医院的大舅刘一麟,学习显影通信方法,将情报写在刘一麟开给病人的处方上送往解放区,成为当时我党在新海地区的一个重要情报来源。

1948年4月,由于坏人出卖,驻赣榆大兴庄的新海工委机关遭到敌人突袭,一宗机密文件也被搜了出来。随后,顾东石同志身份暴露被敌人逮捕。

在狱中,顾东石同志面对敌人的官禄引诱,酷刑拷打,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

当胜利的曙光即将照亮新海大地的时候,顾东石同志被敌人杀害在西逃的路上,牺牲时只有26岁,此时距离新海连解放仅有不到24小时。

顾东石烈士多才多艺,尤其擅长小提琴和手风琴。据其亲友回忆,年轻的顾东石空闲的时候,经常亲自作曲,和妻子刘芗芸在位于今天市化街的顾家小楼上拉琴唱歌,当时被人们称为神仙眷侣。

顾东石烈士生前用过的小提琴如今就陈列在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里,成为烈士高尚情操的见证。

全城接力读党史——《李家岭十七勇士》

2.jpg

宣讲人:肖莉汶   

解放路小学五年级十班


李家岭十七勇士

解放战争时期,在锦屏武工队的战史上,曾有一场闻名鲁南的李家岭之战。武工队十七名勇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与国民党军300余人血战近九个小时,最终坚持到援军到来。

1947年12月27日,锦屏武工队和东海县爆炸队得到消息,驻赣榆沙河的国民党军,计划出动小股部队,去东海县陈岭抢粮。武工队、爆炸队60多人,在东海县爆炸队指导员王敬先的带领下,在东海李家岭一带设伏。战斗打响后不久,发现敌军竟有近300人,并已对我形成合围之势,形势极为不利,于是立即下令部队停止攻击,部署突围。

王敬先首先命令锦屏武工队第三分队长许士伦,迅速挑选了19名经验丰富的队员组成小分队,担任阻击掩护任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小分队以牺牲两人的代价,成功掩护40多名队员冲出了包围圈,但小分队的17名同志,却被敌人重重围困在李家岭村的一座炮楼之上。

从上午8点到下午2点,他们先后打退敌人5次冲锋,歼敌40多人。下午2点,沙河据点敌人倾巢出动,携带炸药包、重机枪、六零炮,杀气腾腾前来破楼。这时,十七名勇士已经大多负伤,手榴弹扔完了,子弹也所剩无几。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勇士们毫不畏惧,全体上了刺刀,发出了战斗到底、坚决不当俘虏的铮铮誓言。

下午三时许,敌人在炮火和机枪的掩护下,疯狂向炮楼冲来。武工队员发挥神枪手的本领,先后击毙敌军10多人,敌人却始终无法靠近炮楼。恼羞成怒的敌军停止了冲锋,集中全部炮火向炮楼轰击,就在这危急关头,东海县总团在政委杨德明的带领下赶来增援,在敌人背后响起了枪声。勇士们见此情景,精神振奋,立即冲出炮楼,与敌军展开了白刃战。在我内外夹击之下,敌军最终崩溃,向沙河方向逃窜。锦屏武工队十七勇士,抗击30倍于我的敌人9个小时,毙伤敌军60多人,创造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典范。战斗结束后,滨海军分区授予王敬先、许士伦等同志“十七勇士”光荣称号。


向英雄致敬!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1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