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 | 国歌的故事

2021-10-13 11:27:01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国歌的故事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这盏马灯记录了一位母亲等待八个儿子参军归来的故事。马灯的主人名叫钟招子,丈夫早年去世,留下她与孩子们相依为命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 肉筑成新的长城……”不论是在奥运赛场,还是学校的操场,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孩童……每当唱起《义勇军进行曲》这首雄壮的歌曲时,一种对祖国的崇敬之情总是在心中油然而生!多少年来,这首歌已成为中华儿女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奋进的战斗号角。国歌是我们国家不朽的精神价值,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沈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驻守东北的东北军执行了上级不抵抗的命令,日本侵略者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就占领了东北全境。但是东北人民没有屈服,他们自发组成义勇军,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义勇军等抗日武装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在敌强我弱、环境极端恶劣的白山黑水中,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1932年和1933年,剧作家田汉、音乐家聂耳分别来到辽宁的朝阳和锦州一带,考察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接触到了活跃在辽西的义勇军队伍,亲耳听到了辽西义勇军操练时所唱的“誓词歌”,深受振奋。

 

当时,田汉在上海文艺界的地位已经很高,很有影响力了。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后,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后来,夏衍辗转拿到田汉留下的剧本,在里面发现了那张写着歌的香烟衬纸,包装纸背面有一段歌词,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夏衍聂耳听说此事后,来找夏衍,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我干!”

 

作曲家聂耳是云南人。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聂耳喜欢学小提琴,他对音乐特别敏感,他很想当一个小提琴家。大家都说,只要能从耳朵进去的,都能从他嘴里唱出来。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耳朵”。

 

聂守信不但能表演舞蹈,模仿各种人说话,而且还能让两只耳朵一前一后地动,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有一次文艺家聚会,大伙儿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餐厅总经理给他送礼物,并称他为“耳博士”。聂守信笑着对大家说:“你们硬要把一只耳朵送我,也好,四只耳朵连成一串,不像一个炮弹吗?”从此,他改名为聂耳。

 

拿到歌词初稿后,聂耳根据和田汉一起提出的构想,怀着满腔激愤,被摄人心魄的歌词深深感染,抑制不住的爱国激情在胸中喷涌,雄壮激昂的旋律顿时从笔尖流淌而出,只用两天时间便写了初稿,后因躲避追捕到了日本。在那里,他迅速将歌曲定稿回国,其旋律更加高昂雄杜。

 

19355月,《义勇军进行曲》第一版在上海录制完成,524日,影片《风云儿女》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举行首映。凝聚着坚忍不屈民族精神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迅速响彻大江南北,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它是代表中国人民呼唤、呐喊的战歌,是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号角!

 

194910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伴随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天安门上空,它唤起人民回想新中国创立过程中的艰难忧患,它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 。

 

未来在眼前,征途在脚下,就让我们中华儿女再一次一同唱响这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国歌,让我们一起前进,前进前进,进!


配音:天天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