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血染青山杜鹃红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血染青山杜鹃红
在社富乡的九山村,每到春天,就盛开着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当年,一个小名叫做招秀子的革命烈士,就在这里不幸壮烈牺牲。那个人,就是开国上将萧华将军的母亲——严招胜。
那是血雨腥风的1934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对严招胜所在游击队根据地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严密“清剿”。游击队只好转移到山高林密的九山一带隐蔽藏身。
其实,正值寒冬腊月,春节临近,游击队粮食没有了,油没了,盐没了,衣衫单薄的游击队员饥寒交迫,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眼看着伤病人员越来越多,怎么办?怎么办?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严招胜把头一扬,自告奋勇要求下山筹粮。
征得游击队长的同意后,她和队友肖能河两人摸黑下山。她们避开敌人的岗哨,到老表家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了两担粮食,天刚黎明,就挑着粮食匆匆回山。
不料,刚来到山下,就遇到国民党的巡逻兵。敌人厉声吆喝:“站住!什么人?”他俩撒腿就往山里跑。眼看敌人越追越近,千钧一发之际,严招胜果断地说:“能河,我们分开跑,你一定要活着回去,告诉队伍立刻转移!”
严招胜一边跑,一边用手故意拨拉着树枝,弄得哗哗作响。敌人听到响声,便朝严招胜的方向追了过去。紧接着一阵接连不断的枪声。
肖能河一口气跑回驻扎地,游击队得到了他带回来的消息,迅速地密林深处转移了。然而严招胜却再也没能从这大山中走出来。战友们随后漫山遍野地去寻找她,找呀,找呀,只见她跑过的山路上洒满了斑斑血迹。
一位优秀的平川儿女,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战友,为了革命,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时年36岁。
26年过后,1961年的清明节,萧华将军来到母亲牺牲的九山岭上,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篇《哭严招胜》:“辞别故乡去远征,母亲送别五里亭。儿跟毛委员去杀敌,娘打游击献革命。烈士忠骨埋桑梓,鲜花朵朵祭英灵”。如今,在严招胜牺牲的那条山路上,开满了鲜红鲜红的杜鹃花。
配音:九菲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