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新坝镇:大棚里的幸福丰收年!
随着春节的临近,以现代农业著称的海州区新坝镇进入忙碌期。接下来,我们跟随记者一同走进新坝镇的大棚内,听一听新年前,农户们都在忙些什么。
豪园家庭农场,记者来到时,老板娘牟彩文正在掐二茬草莓的小花,她要掐去授粉不均匀的小花,保证大花大果的营养供给。
牟彩文:六点钟就要起来,把地里的零活干了,工人七点半就来了,你要他提前把事情准备好,让工人过来干。要风调雨顺的还可以,你要到下雨天、刮大风啊、下大雪,那觉都睡不来,就怕棚子出现漏洞。
牟彩文和丈夫在新坝镇包了130亩土地,算是当地的种植大户。农场内种植水蜜桃、草莓、大白菜、菠菜、西蓝花等农副产品。当前,正值年前农副产品产销旺季,为了保证春节市场的充足供应,牟彩文家也从周边雇了村民前来帮忙,干满一个月,能有2400元收入。
牟彩文:正常的话有六七个人,都是当地的,都是附近的。还是岁数大的老年人,不让自己在家闲着。按小时付,一天干八个小时,八十块钱嘛。一个月能多挣2400元
一边是保证供应,另一边是农场的转型升级。在新坝镇谢意家庭农场,老谢正在将新采下的套袋草莓精装打包,寄往外地。草莓装盒,套上封套,包上气包,封装前再放上溯源码。这样即使经过多日长途运送,草莓依旧新鲜完好。当然,也是价格不菲,每斤草莓价格高达100元。
老谢:我们为了为了这个草莓好吃,口感好,没有污染。袋子是高温灭过菌进那的。这个袋在上面啊,它相当于穿了一层衣服,耐运输。你比如说这个草莓摘回家,你不用放冰箱储存,就放常温下一个礼拜,它都是新鲜的。
老谢是当地的创新能手,去年他带着自己的套袋草莓走进南京农博会,吸引来一众忠实客户。
老谢:线上销售这一块,从去年一直持续到今年,今年因为草莓下来的晚一点,那订单都都排不上,一天五六十单是正常的。
不过,老谢也有烦心事,相较于去年,他家的套袋草莓晚上市一个月,和市场需求出现“时差”。因为今年,老谢下定决心,扩容发展,向农发集团贷款了500万元,用准备打造当地产业融合的样板农场。
老谢:今年增添了一个园区道路,还有一个建了一个大的一千五百平的停车场。里边设施就是进了日光温室进了十栋,联栋大棚建了七栋。还有就是建了一个大跨度的,三十六米跨的(大棚)。(用于)餐饮和亲子教育这一块里边,让小朋友来现场实践、学习种植技术。
老谢说下狠心贷款扩建,一方面是自己看到了互联网销售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政府和农发的支持,让他有底气也有信心。
老谢:这个呢是政府出面担保,然后农发出资。大家伙都看到这个农业发展这个这个前景。所以说他们也有信心,我们自己干,更有信心的。因为我们干了九年,自己摸出经验。一个口感要好。第二个这个安全一定要注意。所以说从健康发展的这个方面来呢,人现在都是比较认可。
对于农场未来的规划,老谢有着清晰的版图。内心也是无比笃定。伴随着蔬菜农场的发展壮大,在吸纳村民务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撑起了老谢的乡村振兴梦!
老谢:天天就考虑到这些怎么能新鲜,怎么能搞得有创新。这两天这个棚全部建好了,开始奔那个深加工这块发展,产品质量有了,然后名气有了,一旦做成深加工了,就可以延长保质期了嘛。先是帮工人集中起来,然后创造就业机会,然后再把搞网络销售这些人再集中到一块,然后把我们每个村的优势再发展出来,然后最后就能走上市场,走出连港市嘛!
编辑丨陈思
来源丨FM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