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燃令”立首功 春节环境 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然而,它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污染环境,影响市民健康和安全。今年春节是我市在限制区域和地点实施全时段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第一年,没有了鞭炮声,这个春节,咱们港城的空气质量怎么样呢?居民的生活环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岳先生是市区玉带新村小区的居民,10号一大早,他像往常一样带着小孙女在玉带河河边遛弯,活动活动筋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然而就在去年,这种情况他想都不敢想,因为往年烟花爆竹燃放频繁,常常让室外的空气变得一团糟。
市民 岳先生:放鞭炮,特别是大年三十,零点的时候放炮特别多,还有初一放炮,初五。每年都要买五六挂、十几挂鞭炮,今年好,因为政府说不让放鞭炮了,我们居民也基本响应政府号召,就没买,一点也没买。
岳先生说,每年春节,这玉带河河畔几乎都是烟花爆竹燃放的重灾区,鞭炮、烟花燃放后的垃圾随处可见,空气污染严重,甚至还出现过绿化带被烟花点燃的情况,而今年,这样的情况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环境,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了。
市民 岳先生:过去不到零点的时候就开始放炮了,今年到零点了,听听窗外还真没有放炮的,感觉还是很惊讶的,今年很好,空气也挺好,肯定延续下去最好。
事实上,岳先生的感受,恰恰是我市禁燃禁放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众所周知,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安全事故也屡屡发生,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有害气体,不仅影响空气质量,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同时,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噪音污染也影响了市民的休息。为了有效减少大气污染,切实改善空气质量,让大家度过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春节,我市从今年1月28日起在限制区域和地点,全时段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燃放烟花爆竹。连日来,相关职能部门严防严控,全体市民积极支持配合,禁燃禁放管控措施落地见效。环保部门将2022年和2021年除夕及大年初一的空气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海州区春节期间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连云港市海州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 王庆年:通过空气自动站检测数据分析,市环境监测站点位除夕16时至初一12时PM2.5浓度均值56.9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2.6%。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实现了PM2.5浓度的大幅下降。
视频监控结果表明,2022年除夕夜,海州主城区未观测到烟花爆竹燃放行为。市民们普遍接受“低碳环保”的过年方式,对禁燃禁放政策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市民:这个措施很好,一是小孩晚上睡觉不会被吵醒,因为一般12点放嘛,现在小孩一般不会被吵醒,空气质量确实是好了很多,以前放鞭炮,初一都不敢出来,那个空气特别差,今年环境就好多了。
虽然没有了鞭炮声,但是在今年春节期间,我市各县区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例如踩街、农村大集、新春夜市等等。满街的红灯笼,各式各样的花灯,让人们在整洁和安全的环境中,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环卫工人:以前鞭炮,三十晚上,到初五,小年,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是有鞭炮,这边扫过了,那边接着放,但是今年,我们的工人比以前清闲多了。
连云港市海州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 王庆年:以一月份举例,今年一月份比去年一月份,同期增加了4天的优良天数。元宵节将近,海州区将继续加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力度,强化工作举措,确保全区空气质量继续改善,实现首季开门红。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