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111”心理疏导热线 为市民构筑24小时“心灵防火墙”

2022-03-23 18:28:07



疫情期间,许多市民封闭在家,时间久了,会出现一些心理或情绪问题,为此,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依托96111热线,整合心理健康相关协会、学会,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四人民医院等专业团队力量,组建市级心理援助志愿队伍,将“96111”扩容升级为疫情期间全市心理疏导热线平台,针对未成年人、孕产妇、集中管理区域人群和其他人群等四类人群,分类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24小时为市民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情绪疏导。





陈佳清是连云港市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老师,同时她也是96111心理疏导热线的一名志愿者,疫情爆发以来,她就和绝大部分志愿者老师一样,居家进行热线电话的值班工作,针对疫情期间不少人出现的情绪波动、学业焦虑、亲子矛盾升级等困扰给出了专业的心理调适建议。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老师陈佳清:因为暂时失去了活动的自由之后,导致的心情苦闷啊,有憋屈的感觉,影响了睡眠,甚至影响了家庭关系。


陈老师说,居家的孩子们,可以通过如“蝴蝶拍法”和“呼吸训练法”等技巧方式来进行情绪调节。家长们更应当在这个时候做好孩子们的心理疏导工作。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老师陈佳清:比如可以做做操,可以让肢体得到舒展,这种轻度的运动是有助于缓解情绪的。另外还可以通过呼吸的调节方法,比如各种各样的正念呼吸,让我们呼吸慢下来,让我们向内观察自己。疫情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向内观察自己,思考一些平时无法思考的一些问题。可以静下心来更好的关注我们自己。从而带着孩子一起走出情绪的困扰,实现家庭的幸福。



记者从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了解到,港城疫情发生后,96111热线随即启动心理疏导服务,100余名心理咨询老师全天候开展“一对一”线上心理疏导。同时,通过“连云港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微信公众号及有关平台,每天及时推送以心理防疫科普、心理调试为主要内容的原创文章。自疫情发生以来,共推出线上微课堂15期、心理防疫宣传26条、科普类音视频20条,总阅读量逾135万次。截至3月22日20时,“96111”热线累计接听市民来电1106个。每一位参与热线接听的心理咨询老师都认真倾听,从安抚情绪、树立信心、给出个性化建议等方面进行疏导,帮助市民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受到求助者的一致好评。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老师陈佳清:作为一个96111的热线志愿者,我认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能够利用业余时间为我们的家长 孩子们排忧解难,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做的很快乐。


新闻频道记者丨陈星安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新闻频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