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 切勿采食野生蘑菇
随着春季温度的升高,降雨逐渐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不只是深山老林,公园花坛、路边草地,也能见到不少长势良好的野生蘑菇。野生菌虽味美,却极有可能身藏剧毒。为预防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群众:珍惜生命,请不要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蘑菇!
野生蘑菇种类多,分布广,它们是否具有毒性,仅凭肉眼很难辨别,民间流传的经验和方法无科学依据,并不可靠。毒蘑菇毒性成分非常复杂,即便是通过晒干、烹调、加工等方式也无法破坏其毒性,而且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微生物检验室高级工程师周翔建议,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不采食野生蘑菇。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微生物检验室高级工程师 周翔:因为生长环境中间生物安全性没有保障,我们举个例子:一个菇类生长的时候,野外有很多的野鼠。这些野鼠的粪便、尿液会沾染到上面,这些对使用者安全都会构成很大的风险,那么一般的正常工业化种植的食用菌,它是完全的生物安全环境。
野生蘑菇难以分辨有毒或无毒,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一旦食用,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微生物检验室高级工程师 周翔:在整个菌类生长过程中间,一般的情况下无毒菌和有毒菌处于混生状态,很难完全把它分辨出来。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间误食了或者说带入了有毒菌的话,就会导致食物中毒。再有一个的话就是野生菌特别是毒菌类通过形态学的分辨很难把它分开的。而且如果一旦食用以后出现中毒,它的副作用或者后遗症也是比较多的,你比如说特别是对这个肝、肾功能损害,对心肌的损害。所以,我们是不太建议出去野外采集这种菌类。
在此周翔提醒:在食用蘑菇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就要高度怀疑是蘑菇中毒,可以使用催吐、吃泻药等方式简单处理后,尽快到医院就诊。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微生物检验室高级工程师 周翔:最好的方法是及时地拨打120到医院去进行救治。在这个过程中间可以及时的催吐,通过呕吐的方式降低毒素的吸收。另外的话,一定要坚持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因为食用菌中毒过程中间有一定的毒素它主要作用在上线的,比如说肝脏和肾脏部位。
据了解,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公共频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