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连云港:多管齐下绘制“人才地图” 多措并举为稳就业“充电加油”

2022-06-02 13:00:03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海州区积极绘制“人才地图”,为经济发展聚才引智。实施“青年人才365集聚培养工程”,重点围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3大领域,开展“招才聚智”纳贤、“添薪蓄势”助长等6大行动。

积极构建“政府+企业+人才”的服务模式,建成近200平方米的常州大学海州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在杭州滨江新区建成新的离岸孵化基地,积极破解制约区域引才的痛点问题。随着人才政策的升级提档,海州区将继续实行“人才乐居”服务,从生活、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暖心服务,同时,精准引进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并为他们匹配合适的平台。

云播架桥 实现毕业生和企业双向奔赴

图片

前不久,一场别开生面的企业直播带岗活动在海州人社官方抖音平台举行,8家海州区优质企业带来了204个就业岗位,海州区人社部门负责人、各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就企业概况、岗位信息、薪资待遇等进行了全方位讲解,解疑答惑,留言互动,直播期间不少大学生有了心仪的就业岗位。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今年以来,海州区主动谋划,打好“留才、引才、聚才”线上线下组合拳,同步开启校招+社招“双招季”,实现应届毕业生和区内企业的“双向奔赴”。

" 外引+内提"加速集聚人才

青年群体是就业重点群体。连云港市连云区始终坚持以企业和高校毕业生需求为导向,以“外引+内提”为策略,以“引得进、留得住”为目标,充分搭建引才、育才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对接、匹配服务,吸引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加速聚集,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外求学四年,只知道盯着大城市求职,压力特别大,对未来也很迷茫。看了直播,发现原来家乡已经发展得这么好了,各项引才留才政策也很吸引人,我也要为家乡出一份力。”即将毕业于东南大学的李建感叹连连。

今年,连云区着力建立政企双促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引才平台和机制,携手智联招聘平台,开展连云港2022春季校园引才连云区专场直播活动,为企业和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牵线搭桥,实现双向奔赴。网络引才平台累计观看人数达8.8万人,简历投递2300余份,其中硕士研究生简历850余份,创造了连云区专场引才活动新纪录。

创新校园“线下”引才方式,加强与知名高校合作,打造“筑梦深蓝”优质品牌。近年来,组织辖区内重点企业赴南京、扬州、成都、重庆等20余所高校进行校园招聘,选招应届毕业生1200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吸引更多符合区域重点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努力打造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高地。“今年下半年我们计划到常州、扬州、无锡等地7所高校开展校园巡回招聘,助力企业靶向引进各类紧缺急需优秀人才。”连云区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技能培训为就业“充电加油”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成功应聘了一家公司的经理助理岗位,在培训班学到的办公软件应用技能派上了大用场!”龚新成今年毕业于连云港市大港中等专业学校,空余时间参加的技能培训助他成功就业。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连云区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着眼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持续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院校学生和社会人群的电焊、电商直播、育婴、养老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助力群众通过技能增收,有效稳定全区就业。

“技能培训让我学到了挣钱的本事,农闲时节增加一份收入。”宿城街道的李秋平参加了连云区人社局组织的母婴生活护理培训班并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后,农闲时节,她就去家政公司当“育儿嫂”,家庭收入渠道增多,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

(资料图)

坚持需求导向,围绕群众就业创业需要,不断拓宽培训范围,提高农民技能水平。一方面,以扩大就业增收为出发点,强化农村劳动者二、三产业就业技能培训,让群众在家门口便能学到面点制作、母婴护理、养老服务类技能。“本来自己就想从事月嫂这个行业,现在老师亲自过来教学,确实方便了很多。”家住云山街道老君堂村的学员刘丛花说道,“我们不用花费时间精力坐车到城里去上课,方便也省事。”

以拓宽区域产品销售渠道为出发点,强化直播带货等新就业形态培训,帮助群众实现产品制作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在连云区连岛街道打造“西连岛村旺岛休闲旅游创业孵化基地”,探索以“直播网”推动“致富网”模式。目前,已带动辖区就业转型、拓展直播行业就业近300人,销售产品干货、鲜货种类达35种,各类销售额超500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电商直播的队伍中。

图片

“接下来,我们还将逐步把‘送教下乡’体验式培训班推广到全区各个社区、村,让更多群众享受到‘送教下乡’的便利。”连云区就业处负责人介绍说。


编辑:徐止丽

审核:段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