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海州:粮田变“良田” “慧”就好“丰”景

2022-06-02 12:56:36

夏收时节,麦浪飘香。走进海州区宁海街道杨场村千亩良田,微风拂过,一大片平整开阔的土地上掀起阵阵麦浪,便于机械化作业的道路四通八达,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种粮大户王军正在田地里查看小麦的长势情况,联系收割机,为即将到来的麦收做足准备。“现在浇地施肥都是机械化作业,今年小麦长势很好,亩均产量比过去高出近150斤,一亩就能增收近200元哩。”看着颗粒饱满的麦穗丰收在望,王军喜上眉梢。

 


就在几年前,杨场村还是远近皆知的经济薄弱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产出率不高,如何闯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宁海街道通过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道路畅通、管网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同时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蜗牛养殖、优质蔬菜培育等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土地、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约化经营,摸索出一条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让‘小方田’成为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的‘大粮仓’,村集体收入每年可预估增加60万元左右。”宁海街道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零散小地变为平整阔地,从中低产农田变身高肥良田,伴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昔日的荒芜土地,如今成为农民口中的致富良田,抢手的“香饽饽”。截至目前,海州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3.8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94.99%;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3.8万亩,年新增优质粮食生产能力达261.4万公斤。


在板浦镇八荒农业6000亩高标准农田繁种示范区里,智能农机、遥感卫星、地面感应装置以及田间地头的气象记录仪、物联网虫情测报系统、太阳能杀虫灯……一系列现代化农业科技在高标准农田里大显身手,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之前一亩地满打满算也就800斤,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亩产超千斤,人没那么累,水、肥、药等成本降低了,粮食也长得更好,现在种田已经离不开手机这个‘新农具’,在家就能看苗情、病虫害分析。”板浦镇种粮大户朱相宇开心地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