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江苏连云港:盐田育播新绿,盐碱地上建起丰产粮仓
春争日,夏争时,水稻移栽正当时。6月17日,在连云港市青口盐场的耐盐碱水稻试验基地,技术专家正在指导工作人员开展海水稻插秧作业,田间一派忙碌景象。连云港市农科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块试验田位于临洪河入海口,土壤盐度在0.6%以上,灌溉水常年在0.3%左右,非常有利于耐盐碱作物选育。科研人员利用特殊的耐盐碱基地,进行了大量的品种资源筛选。经过多次研究试验,筛选出九份耐盐性比较强的水稻品种资源,对这些品种资源进行了耐盐的机制机理分析,挖掘能够提高水稻耐盐性的有利基因。
连云港作为沿海城市,盐碱滩涂面积较大。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提高水稻产量,从2010年起连云港市农业科学团队就专注于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工作,率先建立国家首批黄淮海“海水稻”区域试验基地,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和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研究人员利用常规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鉴定出的强耐盐水稻种质耐盐基因成功转入到适合本稻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中。
今年,盐田育3号和盐田育4号在连云港市青口盐场、盐城市黄海农场以及周边县区将示范种植200亩以上。目前,连云港市有9个耐盐碱水稻新品系陆续进入国家、省级各类水稻区域试验。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室副主任刘艳介绍,不管是选育出的耐盐碱水稻品种,还是对耐盐基因的挖掘、立体栽培技术的研发,都为盐碱地开发提供一个从品种到资源,再到栽培技术完整的技术保障,为沿海滩涂土地的利用复垦,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盐田育3号和4号等耐盐碱水稻的示范种植,将变盐碱地为良田,在盐碱地上建起丰产粮仓。
审核:段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