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专栏|东海县洪庄镇:“软硬”兼修增强乡风文明“饱和度”
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把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与发展农村卫生、教育、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联动起来。
近年来,东海县洪庄镇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做优做强各项举措,确保“硬件”“软件”双提升。同时坚持以“小窗口见大文明”的发展理念辐射推广,全面增强乡风文明“饱和度”,助力乡村振兴。
“借钱给一个朋友没打欠条,现在赖账不还了,该怎么办?”“俺家的一只狗追了一头牛,那头牛把人撞伤了,责任应该如何划分?”近日,在薛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成立的“法官调解工作室”内坐满了人,闻讯前来的村民纷纷向法官律师咨询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法官和律师耐心解答,并与到场的镇领导、司法科和信访科负责人以及网格员一起现场化解矛盾,纾难解困。该工作室每周对外开放一次,由当地法庭法官和法律顾问提供业务咨询。这样的站前服务为及时解决邻里纠纷,防止矛盾升级打下提前量,有效减少了信访压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赞赏。
整体乡风文明的提升需要社区文明的推动,而社区文明的内核则是以个人修养和文明家风为支撑。在统筹人与人、户与户之间良性依存关系上,洪庄镇不断创新做法,通过设立“法官调解工作室”“村民议事室”这样的调解议事场所,大力倡导“老庄邻”情怀,让“坐一坐、谈一谈”成为解决问题的“软药方”,努力将矛盾消化在萌芽期,营造和谐邻里关系。
文明实践活动推进上,洪庄镇充分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三级递进关系,通过活动开展评选先进、树立典型、宣扬正气,打造特色民风、村风和乡风,形成软实力。“这样的家庭评选形式特别好,非常公平公正,既让大家了解了被评家庭的优点长处,也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不足。”近期在车站村举办的2022年上半年“文明家庭”评选中,村民代表孙继红感慨道。这一次,车站村的“文明家庭”线下评选流程特别改由网格员推荐、村民代表表决的方式进行。评选结束后,候选家庭还要通过公众号平台进行网上公示和投票。该村党总支书记吴绍江表示:“这样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过程更加透明,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活动辐射面,提高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
近些年,洪庄镇在深度“破译”文明培育“软件”密码同时,更加注重“硬件”的提升与维护,分别打造三个以“嘱托”“党史”“奋斗”为主题的图文视频展示馆,全面构建以“实境课堂”为形式的三位一体红色教育阵地。“三馆”找准不同定位点,着重展示组织建设、新村变迁、民生福祉、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党史、镇史、村史、民史的回溯,彰显凝聚与传承,深刻诠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发展内核。自展馆开放以来,至今已经接待镇内外参观学习团体50余次,人数接近5000人。
为营造新文明新风尚的良好环境氛围,洪庄镇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加大公益广告投入。先后投资10万多元对镇区路灯杆安装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移风易俗等。安装30多个小品雕塑,打造200余米村庄文化墙,并在公共场所张贴100多块宣传画。除此之外,针对文明社区的硬件投入也在不断加码。去年,对薛团、车站、洪庄三个村的“五星”级农家书屋进行了整体升级打造,保证每个书屋藏书量超过5000册,种类囊括儿童读物、小说、纪实、专业技能等,可以满足社区不同人群的浏览需求。
在薛团村“求实书屋”内,附近的老师每周都会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定期举办以“同阅经典、共沐书香”为主题的亲子阅读活动。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这样的亲子阅读活动,对减少孩子们的手机依赖时间,养成绿色阅读习惯,加强亲子沟通,具有很大的改善促进作用。
下一步,洪庄镇将重点强化村规民约影响力,真正实现依“规”而治,以“约”促行。同时加大力度推进“党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为乡村振兴“赋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