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阅美 |(63)《追光者——郇华民与十所学校》第十六章 站在高山大海之间(第四篇)

2022-08-16 16:07:50


点击收听



《追光者——郇华民与十所学校》


简   介


在贫瘠乡村燃起教育启蒙的烛火,散尽家财组织抗日武装,枪林弹雨中奔走的“游击校长”……在苏北鲁南现当代教育史上,他的名字不可磨灭。从20世纪20年代创办第一所乡村学校开始,他便将革命教育视为信仰,并为之奋斗一生。从乡村教育到国难教育,从战时教育再到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他创办或领导的十所学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他就是郇华民,一个毕生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以实干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的道德品行,将革命教育的火种燃遍苏北鲁南;他把党的事业、国家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于泰山,以异于常人的坚守和操劳,沉淀出丰厚的精神沃土,成为苏北鲁南地区现当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连云港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项目——长篇报告文学《追光者——郇华民与十所学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学会常务理事、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主席王成章,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韦庆英历时三年深入采访,倾情奉献;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连云港市档案馆荣誉出品,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追光者——郇华民与十所学校》


第十六章  站在高山大海之间  第四篇



1986年海州师范70周年校庆,是海师的大喜事,更是郇华民心头的大喜事。学校聘请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江苏省省长、1928届校友惠浴宇担任校庆筹委会主任,郇华民既是校友又是建国后复校第一任校长,自然责无旁贷地成了筹委会重要成员。时任海州师范党委书记、校长宋健明多次登门拜访延请他指导筹备工作。那一段时间他忙得开心极了,补充邀请校友名单,征求老同志意见,向学校提出部分老校友返校不愿住宾馆希望住学生宿舍、希望再次感受海师校园生活的愿望,建议校友为学校题写铭联留下纪念……


郇华民与原江苏省省长惠浴宇回忆连云港建党往事

有一天,郇华民应宋健明之请,要为海师写一份知名校友名录,朱崇芹找来纸笔:“还是你说,我来写。”郇华民于是放慢语速说:“海师70年,贤者如云、人才辈出。早在十一中时期,首届1921年毕业生王公玙,成绩名列第一,曾在国民党政府里任丰县县长、江苏省民政厅长等职,为官清正,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1922 届毕业生朱爱周,和你一个村的,抗战时期任国民党赣榆县长兼常备旅长,赞同国共合作,坚决抗日。1940年,在抗击从日照偷袭的日军,壮烈殉国。我们的老朋友刘一麟,1924 届毕业生,出国深造获博士学位,回国行医,是著名的儿科专家。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海属地区人民群众有口皆碑,被誉为‘华佗再世’。

“东海中学时期,参加革命的大批志士,大都不幸牺牲,像冯硕仁、冯菊芬、等有二十多人,我大都相识的,想起来心痛!也有的逐步成长为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干部,如晚我一届毕业的惠浴宇,就是杰出的代表。还有的成为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如和我一年毕业的朱智贤,是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北师大教授,被称为心理学星空不落的巨星;1931届的谢绍曾,是著名音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东海师范时期,投身革命,为国捐躯的烈士近十位,如1933届的汤曙红,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牺牲时为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3团团长,真可惜啊,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奸细的手上!还有周武烈、潘隆昌、汤良智、唐恩霖、张庆怀、顾东石、李迪仁、黄榘门等革命烈士,都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在革命斗争中成长为部、省军级和地、市级领导干部的有三十多位。如1933 届中师毕业的武可久,曾任铁道纵队副司令员、唐山铁道学院副院长;1934届高中班陈伟达,曾任浙江省委书记、天津市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1934届高中毕业的李石青,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1937届初中毕业的韩涛,曾任广州警备区司令员。许多人在科教文卫界造诣高深,久负盛名。如1935届初中毕业的彦涵,著名版画家;1935届中师毕业的王玖兴,著名哲学家;1937届初中毕业的陈吉余,著名河口海岸专家;1938届初中毕业的许曼音,著名内科教授……早期的知名校友在学术上有成就的还有:水利专家吴同举,国际知名画家、诗人蒋彝,教育家李清悚,作家马仲殊,植物学家吴印禅,经济学家鲁传鼎,军工专家徐增先,画家汪海青……”郇华民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

“这些知名校友,之所以成就斐然,和我们海师深厚的人文底蕴、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郇华民语重心长。

朱崇芹写着写着,忍不住笑了:“你这个人呐,就是痴!这三四十年,每当看报纸听广播,只要读到、听到和海师有关的人,都要叨叨:这是我们海师的校友!我看啊,凡是海师的学生,在你眼里,都是一个姓,复姓‘海师!’”

郇华民十分认真:“校友文化对在校学生有很重要的激励作用,校友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庆定在10月1日和2日两天。9月31日,远道校友提前到达,郇华民一大早就换上干净的衣裳,计算着时间:“今天下午,最迟傍晚时候,张国华就该到了。1965年,他退休后回徐州和子女住在一起,1978年我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回来途径徐州,与他匆匆一晤,算起来又是7年啦!还有惠浴宇委员,不知道他有没有时间来?”

下午,郇华民在袁道传、张学贤等学生的簇拥下,果然在男生宿舍一楼的一间宿舍里,找到了张国华。

门一开,正坐在床边休息的张国华一眼看见郇华民,喊着:“郇校长——”就站起来,不小心碰到了上铺的床框,可他根本顾不上疼痛,拉住郇华民的双手就请坐:“郇校长您请坐,我的恩人呐——可又见着你了!”

“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咱不提老黄历了——”郇华民连连摆手。

“什么时候我也不忌惮说,邓小平说了,实事求是——对不对?同学们!”

张国华的话惹得满屋子的老学生哄堂大笑。

10月1日下午,宋健明专门为远道校友安排座谈会,让他们一边休息一边畅谈。大家兴奋地赞美着今日海师的发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各有话说。宋健明特意感谢校友们对海师的关怀与支持,他讲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也有粗心的时候。1983年盖教学楼,一棵郇老校长亲手栽种的贴梗海棠在施工时要被石灰水浸漫根部了,恰巧离休在家的郇老回校看到了,他特地嘱咐,开沟引水,找砖头把海棠花围起来保护。现在这棵海棠长得更加茂盛了,年年开花。每到花期,我就会想起郇老爱校如家的情怀,这鞭策我时时要记得传承我们老海师优良的一切,海师不能在我宋健明手上走下坡路,那样,我就是海师的罪人!”大家一片掌声,那掌声,是送给宋健明,也是送给郇华民的。




END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FM90.2广播

每天15:30~16:00,20:00~20:30

《悦读阅美》栏目中将播出

长篇报告文学

《追光者—郇华民与十所学校》

欢迎收听


  本期朗读者:葛小琴

美  王 


公众号光明学人报道链接:

郇华民:一个大写的教育者


扫二维码查看光明日报报道版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