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走失?这个疾病是主要原因
按照我国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我国每年走失的老人约为50w人,平均每天走失1370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位老人走失。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加深,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在今天的《健康早八点》节目中,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张艳艳主任表示,老年人走失有多方面的原因,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家人疏于照顾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现在有许多老人处于独居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缺人照顾,一旦走失子女一时很难知道,甚至走失后好几天,子女才发现老人走失。
2.居住环境改变
有许多农村老年人随子女到城市生活,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难以适应,独自外出时很容易找不到回家的路,并且部分老年人不识字,增加了走失后的寻找难度。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加快,一些一直在城市生活的老人也会因为新修的很多道路、建筑跟以前的生活环境差别很大导致迷路走失。
3.患病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认知功能退化,通常很难与人交流,面对陌生而热闹的环境,容易辨不清方向。这些老人一旦外出,走失的概率很大。一旦走丢,他们在户外的生存能力很弱,尤其是冬季气温低,是非常危险的。
老人走失的最常见原因就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生于65岁以上人群,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部分患者小于65岁,称为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此病病因比较复杂,考虑和家族史、头部外伤史、低教育水平、吸烟、有害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基础疾病相关。
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中提到,中国女性患病率为1188.9/10万,死亡率为30.8/10万,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
早期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对近期事情遗忘,判断能力下降。
如果出现近期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要高度重视,警惕患本病的可能。比如,刚刚发生的事情却不记得了,反而时间比较久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楚。或者出现了生活能力下降、精神及行为的改变。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我国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和相关文献,列出来一些可控的危险因素。控制高危因素,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均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控制基础血压、血糖、血脂,都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大量吸烟、有害饮酒的中年人群均可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吸烟可增加自由基的产生,激活脑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脑内病理的改变,可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升高56%。因此戒烟、限酒也是可以预防AD的。
超重、肥胖:超重、肥胖人群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控制体重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脑外伤、脑血管疾病:患有脑卒中的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是无脑卒中患者的2倍。
教育水平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考虑可能和认知储备有关,低学历人群患病率高于高学历人群。因此,活到老学到老也是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的。
抑郁状态、睡眠障碍等高危因素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诱因。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有效睡眠也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人走失的预防
外出家人注意陪同
老年人外出时,尤其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外出时,尽量由家人或陪护人员陪同,避免老年人独自离开家人或护理员视线范围,防范老年人走失。
牢记家庭住址与电话号码
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让老年人背诵家庭住址以及重要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并且告诉他们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或交通复杂的场所,与家人失散时留在原地等待。
制作标识牌或防丢手环
为老年人制作身份信息卡,上面注明老年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病史、家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放在老年人的衣袋内或是悬挂在老年人的脖子上,也可将标有身份信息的布片缝在老年人的外套上。也可以制作防丢手环,这样在老年人走失后,能够更快地联系上家人。
使用电话手表或定位器
条件允许的家庭,可以让老人使用电话手表或定位器等电子设备,可以随时了解老年人状况并追踪老年人的位置,一旦老年人走失也能够及时找到。
定期带老人体检
为了避免老年生活质量降低,受到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影响,应该做好预防措施,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通过定期体检能够掌握身体健康情况,一旦有某些病灶存在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合理的治疗来改善,只有身体保持健康,减少某些基础疾病的患病率,阿尔茨海默病才能够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编辑丨徐止丽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连云港综合广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