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⑪“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为了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和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邀请市委党校教授、讲师走进演播室,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结合我国以及连云港发展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述,力求内容专业精准、通俗易懂。今天推出第11课“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
主讲人:
孟文杰,政治学硕士,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法政教研室助教。主要从事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学等方面研究,独立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是适应我国国情和现实的需要,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作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践,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加深了民主内涵,协商民主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制度日益健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协商民主贯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全面铺开,进一步夯实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基础。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的特点,展现了中国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独特的制度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与这一民主真谛相适配的实践形式就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养分,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中的,有根、有源、有生命力。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必须把具有中国特色民主形式的优势特点把握好、坚持好、发展好、运用好。始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障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广泛凝聚全社会共识,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最大限度把民主的精神和原则贯彻到政治的过程之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更好实现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