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评:让“厉行节约”引领“文明风尚”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总书记的指示,直指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民以食为天,餐桌文明见证着人类生活的生生不息,也反映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应成为、也必须成为文明风尚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
8月份,连云港市海州区路南街道公园社区开始开展“光盘”打卡活动,居民一日三餐,只要“光盘”连续打卡,都可以获得积分,这就是公园社区推行的居民“光盘”打卡活动,居民只要参与打卡,就可以累计积分兑换物品。
中午吃完午饭,社区居民沈玲玲立即拿出手机,对着桌面的空盘拍了一张照,然后上传到了社区居民群,并在照片后面备注这已是自己坚持的第二十天“光盘”行动了。而在社区,工作人员用一本本子记录下沈玲玲的打卡记录,并给予这次“光盘”打卡累计一分。沈玲玲介绍:原先一家五口人吃饭,做的饭菜都会很多,中午吃不完,晚上加热后再吃。听说光盘行动后,我就重新制定了菜谱,并且按照家人的饭量,将菜量和饭量都减少了一半,看着家人中午把菜饭都吃完,我觉得很开心,每次家人吃完后我就拍照打卡。
据公园社区负责人介绍,刚开始很多居民还不好意思,后来看得时间长了,他们也纷纷拍照发群。目前已有30多个家庭参加打卡活动。一次光盘可以积一分,积累到30分就可以兑换物品,包括书籍、牙膏、毛巾、米面等用品。提倡“光盘行动”之初,他们主要是向居民发放宣传册和倡议书,号召居民做杜绝浪费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后来社区集思广益,采取居民“光盘”拍照打卡活动,有一位居民参与活动,就会带动一批居民参与,这样可以让更多居民参与到活动中来,居民们在节约的同时也有一种荣誉感,时间久了就会养成一个好习惯,而且年轻人接受新理念快,又经常在多种软件上打卡,我们的“光盘”打卡活动,他们也不排斥。我们此次活动不仅有老年居民积极参与,也有年轻人逐渐参与进来,希望今后会有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继续加大力度向居民宣传文明用餐,引导居民珍惜粮食,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厉行节约”是美德,更是公德。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农耕文明始终相伴相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人民深知一餐一粟来之不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让物质生活不断丰富,老百姓的腰包鼓了,餐桌上的品种多了,饭碗端得也更稳了。但与之相随的是,奢侈浪费现象,“盛宴”变为“剩宴”现象屡见不鲜。没有一种资源是无限的,今天的过度消费,不仅会把社会风气带偏,还会透支本应属于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源。静以修心,俭以养德。敬天惜粮、勤俭节约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要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和理念持续、深入宣传下去,使之内化成为群众自发认可并普遍遵循的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
“厉行节约”是倡议,更是规矩。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早在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就把“厉行勤俭节约”列入其中。可以看到,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地“三公经费”支出逐年减少,财务数据持续“瘦身”,不仅实现财政支出的“节流”,还换来了干部的健康指数、群众的满意指数。政府是一个地方的风向标,公职人员理应成为厉行节约、遏制浪费的典范。要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一种规矩、一种考验,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让厉行节约蔚然成风,让奢侈浪费无处遁藏。
“厉行节约”是文明风尚,更是价值追求。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讲究待客之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体现了群众朴实的待客之情;与此同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给人以足够的警醒。今天,人们终于不再为吃饱饭而发愁,但“好面子”“讲排场”仍比比皆是。在这种虚荣心的作祟和驱使下,勤俭节约成了小气寒酸,奢侈浪费反而大行其道,一些地方的宴请浪费之风难以遏制。要打破这种根深蒂固的陈旧思想,首先,领导干部要放出样子,严格履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带头厉行节约、形成清流、当好示范;其次,监管部门要创新手段、精准履责,加强天价宴席、菜肴等乱象的监管处罚,狠刹不正之风;再次,餐饮协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要发挥作用,用行业规范、村规民约造福桑梓、德化育人,让“体面”不再跟浪费画等号,让“节约”成为主流价值的新风尚。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在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出重要批示,体现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厚情怀。我们要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尺,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全社会最深厚的美德底蕴、最认同的价值追求、最闪亮的文明风尚。(文/赵进 视频策划/姜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