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防汛“硬仗”,书写“人民至上”答卷
6月23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继续组织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联合会商,视频调度湖南、江西、安徽等7省份,分析研判雨情汛情发展态势,进一步细化安排防汛救灾措施。
防汛救灾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一场不容有失的“大考”,既考验防灾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也考验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近期,南方多地连日出现强降雨,局地暴雨多发散发,防汛形势异常严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这为打好防汛救灾攻坚战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暴雨如注,隐患丛生。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23日至24日,苏皖南部、浙江大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湖南北部、云南中东部、贵州、广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全力以赴筑牢防汛抗旱“安全防线”,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合格答卷刻不容缓。要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时刻绷紧防汛这根弦,早部署、快行动、严落实,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不容有失的“硬仗”。
防汛一线不是战场胜似战场,要做到战而必胜讲究的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把问题想在前面、工作干在前面,备预不虞、有备无患。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宣传普及和应急演练,把各项工作做在前更做在实、做在细,才能从容应对,有效降低损失。工作推进中既全链条部署形成闭环,更盯紧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重要基础设施等关键点,也不放过偏远、农村、低洼等易忽视点。对防汛工作全程抓、抓全程,切实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打好防汛“硬仗”,书写“人民至上”答卷,不仅需要冲锋在前、守好阵地的精神和干劲,更需要以科学性思维提升战之必胜的能力。人类抵御自然灾害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越是在灾难面前越是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加强防汛能力建设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事关防汛工作成败。当前应充分借助信息化与高科技赋能,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精准度、预警信息发布到达率、应急抢险有效性,同时逐步完善统筹协调、科学调配的制度体系,从而让防汛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暴雨洪流毫无道理可言,险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但千难万难,难不住敢于担当的初心;千苦万苦,苦不倒勇于担当的肩膀。树立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的工作标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见效,一定能够打好防汛“硬仗”,交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合格答卷。(甘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