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雨绸缪 闻“汛”而动 连云港市科学应对防汛工作

2020-07-25 12:42:24


进入6月份以来,连云港市共出现7次强降雨过程,平均面雨量达到511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一倍。随着雨区北移,连云港市汛情进一步紧张。目前,全市35座大中小型水库泄洪,新沂河、新沭河两条流域性河道先后共发生6次大流量行洪过程,全市统计泄水量超过20亿立方米,相当于泄掉4个石梁河水库总库容的水。


加强预警预测,严防严守。入汛以来,连云港市水利系统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加强预警预测,及时监测上游的雨情水情,加强调度,抓实抓细各项防汛工作,有序应对入汛强降雨。成立防汛督查组,50米一个岗一个人,一旦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科学应对,全员24小时在岗。连云港石梁河水库从7月22日15时起开闸泄洪500立方米每秒。为了确保水库工程防洪安全,连日来,北泄洪闸管理所全员在岗,24小时坚守岗位。为科学应对汛情,组织5个防汛督查组对汛前检查出的53项重点险工隐患进行销号检查,并对各县区水利工程进行隐患再排查,对新查出的严重影响度汛安全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对水库安全运行督查出的2210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再次回头看,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培训专业防汛抢险队伍。 连云港市认真落实各类防汛抢险队伍1123支共6万余人,对11支专业抢险队伍200余人开展应急抢险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队伍实战能力。充实防汛物料,储备防汛块石、编织带、土工布、木材等。


  提前清淤,避免内涝。为了防止发生内涝,连云港市全面部署各区县在雨季来临之前,认真清淤,效果明显。在几次大雨侵袭过后,都没有出现内涝的现象。



雨后消杀,杜绝卫生隐患。大雨过后容易引发一些传染疾病,比如虫媒传染病以及皮肤接触引起的疾病。针对这一情况,连云港市卫生系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到防汛工作中。每次雨后,组织各街道社区进行消杀,做好卫生工作。重点对下水道、公共厕所、垃圾桶以及绿化带进行集中消杀。同时向社区居民广泛宣传注意个人卫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