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子有方】给家长朋友支招儿: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9-10-31 16:12:50

logo.jpg

马云说自己高考数学考1分误导了年轻人,其实他对数学很敬畏;任正非称退休后要去学数学;马化腾称人工智能离不开数学家。各位大咖的连番发声,都在传递着一个共同信息:未来社会,数学思维能力将是孩子们生存竞争的重要核心能力。

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期《教子有方》邀请连云港市二附小办公室主任孟庆甲老师给家长朋友支个招儿:

1.引导孩子认真阅读数学教材,让儿童在阅读中逐步感悟思维

现行的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突出学生数学学习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价值、用途清晰地描述出来,展现在儿童面前,只要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勤于思考、细心梳理、感悟和总结,就可以使学生阅读中逐步感悟思维。因此在家里,无论是复习还是预习,家长要引导学生认真看书,看书上的典型例题及其解题思路。此外数学教材中分年级还梳理总结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画图、操作、列表、尝试、猜测、转化、假设、列举等。这些策略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思维生长、发展的基础。家长要重点了解,并督促、引导和鼓励孩子要懂得运用和善于运用这些策略。

2.引导孩子活学活用、灵活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力

首先引导孩子有序梳理、正确审题。

正确审题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的前提,只有正确理解题意,孩子才能有序整理条件和问题,才能依据问题选择恰当的条件加以分析与思考。

其次鼓励孩子深入思考、刨根问底

在解决问题时,有些孩子不能循序渐进深度思考,家长要引导孩子面对知识点、知识块,多问几个是什么和为什么,搞清、厘清、弄通概念,凡事力求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再者鼓励孩子开拓思路,灵活解答

作为家长,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新的探索、新的思考:更要从不同的角度孩子面对数学问题时,不能沿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否则只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僵硬、僵化和自我封闭。比如让孩子反思我们能否用其它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思维启示?

第四,鼓励孩子学会检查反思,实践验证

一个完整意义的问题解决不能止步于答案的得出,而应包含检验与反思,应将得出的答案代入到原来的问题中,看是否符合整个问题的所有要求,并且有些实际问题还要将答案放置到生活实际之中,看所求出的答案是否符合现实生活。

教育无小事,作为父母,应当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引领和鼓励孩子学会思维,智慧发展。

孟庆甲.jpg

来源:fm102.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