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合理安排家庭学习时间 让写作业告别“鸡飞狗跳”
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面临这样的困惑,每天都看见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前学习,十分努力的样子,可为什么每天做作业总是需要很长时间?考试成绩也时常不理想呢?
本周四《教子有方》节目中,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副校长江姝说“对会利用时间的学生而言,学习是享受、是乐趣;而越是不会利用时间的人,就越是疲于奔命,感到学习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令人身心疲惫,整天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痛苦状态。”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参与和指导孩子合理安排家庭学习的时间呢?
第1招:用好手表和闹钟
孩子做事拖拉,很大原因是因为孩子们总是在做事时忘掉时间。闹钟设定时间,提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的事情。
第2招:一心一用
要想让孩子利用好时间,首先就要让孩子养成一心一用的好习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从生活入手。比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洗衣服等生活上的事情采用限时完成法,需要多长时间,事先和孩子一起设定好,然后督促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地完成。
第3招:一心二用
教孩子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在一心一用的基础上学会一心二用,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效率。比如在晨跑或洗澡时听英语录音,在盥洗池旁贴一张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
第4招:多花5分钟
5分钟,一个不起眼的时间,可如果利用好这5分钟,会让很多事情变得简单和高效。比如,每天让孩子在做完作业后,坚持用5分钟的时间检查一下,或者预习一下明天的功课,那就会让孩子省去很多修改错误的时间,而且在第二天的学习中会感觉轻松;让孩子用5分钟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东西,这样就会省掉他回来取东西所花费的时间。
特别是让孩子养成多花5分钟整理东西的习惯,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浪费时间。当孩子养成随手整理的习惯后,效率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第5招:时间安排讲科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年人注意力集中一次最多50分钟,而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因此我们不能让孩子连续学习时间过长,否则自然会让孩子效率下降甚至产生副作用。应该让孩子每学习30-45分钟,就休息10-20分钟。

来源:FM102.1
编辑:徐蓓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