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诉在你身边】县区行之走进灌云(上篇)多元化解非诉讼纠纷 打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今年5月29日是我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试点运行一周年。一年来,在省司法厅、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率先创新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建成全省首个市级非诉讼服务中心、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取得初步成效。6月我们“非诉”在你身边的记者采访团队将走进各县区。近距离了解基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集中开展非诉机制建设一周年宣传报道活动。
本周我们“非诉在你身边”县区行记者团走进了灌云。灌云县非诉讼服务中心于2019年7月依托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中心突出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积极拓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途径,进一步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公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等职能,构建起协调联动、联调联动、优势互补的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图为记者走访灌云非诉中心
灌云县非诉讼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配齐配强服务队伍,夯实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保障,完善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程序。中心目前设有受理分流、调解处置、协调督办、综合服务等多个服务窗口,并设立了导引服务台接待当事人,对当事人的法律服务需求进行登记和研判,然后进行分流、指派、分解,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同时将服务窗口与七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构紧密结合,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灌云县司法局党组成员苏同勤:灌云非诉讼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共接待当事人咨询1100余件,受理案件900余件,现场调解处置100余件,分流指派800余件,真正做到了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效率最大化。
图为记者采访灌云县司法局党组成员苏同勤
记者来到了灌云县人民法院,走访“灌云县非诉讼服务中心法院分中心”,2019年8月,灌云县政法委、县司法局和县人民法院共同在县人民法院一楼挂牌成立“灌云县非诉讼服务中心法院分中心”,分中心设有非诉讼办公室、人民调解室、律师调解室、公证调解室和司法确认室等基本功能室,对法院诉讼中心分流过来的调解案件进行分类调解。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配备一名专职非诉讼引导员,直接面向起诉当事人做好接待咨询、诉求收集、信息采集等工作,通过初期研判和综合分析,对纠纷进行分类,引导当事人采取非诉讼方式进行诉前调解,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又实现了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工作目标。
在采访中,我们看到有许多以前在政法系统工作岗位上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退休后自愿来到非诉中心担任调解员工作,他们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继续努力着!
“我脾气不好,这事是我不对。”“我也不对,多少年的邻居了,没想到为这点小事就伤了和气。”这是当时发生在2019年的一个纠纷解决现场的对话,灌云县杨集镇兴联村的两位村民因地界发生了矛盾,在调解员梁德金的劝说下,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梁德金是一位近80岁的老人,是一位老司法工作者,退休后依然投身于人民调解工作,成立了“老梁调解工作室”,该工作室曾入选第二批“江苏省金牌个人调解工作室”。他做人民调解工作40多年,有着非常丰富的调解经验,工作室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成功调解358件非诉纠纷。非诉中心有许多退休的老同志,有老司法工作者、有老信访工作者、有人民教师......他们投身于非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接下来我们将走进杨集镇非诉讼服务中心,了解基层的非诉工作开展情况,欢迎继续关注!
图为老梁工作室、梁德金工作照片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 FM10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