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致敬平凡亦不凡的残疾人劳动者(二)
在这座城市中,每个人都默默坚守平凡岗位,看似普通却守护了一城的温暖;同样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他们在生活中坚持着、坚守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听他们用坚韧不屈的品质,讲述不平凡的故事......
万延永
万延永,连云港市赣榆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1984年,万延永考取乡村“赤脚医生”证,从此开启医生生涯。为了提升能力,他先后参加全市儿科进修班、南京医科大自学考试、扬州大学医学院函授,逐渐成长为区里有名的儿科专家。作为一名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儿科医生,从医30多年来,他始终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因为看病准、服务好、病人花钱少,万延永是医院的 " 明星医生 "。每天他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医院坐诊,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再下班,每天平均坐诊10多个小时,尽可能地为病人节省医药费用,最大限度为病人减轻病痛。
“我自己就是一个病人,从内心我更清楚病人的痛苦、更理解病人的渴望。所以从当医生的那一天起,我就发誓要做一名好医生。”因为身患小儿麻痹症,他行动不便。为了不耽误病人一分一秒,万延永练成了一项“特殊”本领:上班期间不喝水、不上厕所。和病人说话多了,嘴唇干得起皮、裂口,他就轻轻抿一小口水,湿润一下。2019年他查出甲状腺癌,癌症手术前一天还在坐诊。把苦累怨悔留给自己,把健康快乐送给他人,这就是万延永,一位有着金子般的心的白衣天使。
张丰林
张丰林今年67岁,在他的人生岁月里饱受着困苦磨难。他在17岁时因意外失去了左臂,妻子也是右胳膊、腿部二级残疾,但夫妇俩身残志坚,供养儿子上大学并已走上工作岗位;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张丰林坚持孝敬九十多岁的老母亲,直到七年前去世;四弟张松林10多岁时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瘫痪在床至今已40多年,一直也是由张丰林在照顾。
张丰林始终坚信,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家里的数亩土地,全靠他一人、一牛、一犁耙耕种,残疾的小臂常常磨出鲜血。但他身残志不残,跟省里的一位帮扶基层的农业专家学习了一手种西瓜的绝活,自家的3亩西瓜地年年丰收。附近的许多瓜农都来向他取经,邻村的一位西瓜种植大户还聘请他做技术指导。
为了多赚钱养家,张丰林还不时地到60里外的山东临沭、莒南等地批发一些地瓜、洋葱等时新菜品回来,到村子周边的各个集市上贩卖。这种情况下,一般中午不能及时赶回来,他就在清晨出门时提前淘好大米放到电饭锅里,放在四弟的床头,到了中午四弟顺手打开电源就可以了。荤菜素菜同样是切好、择好的,等母亲来下锅,即便是这样,母亲在世的时候,做好饭菜也需要一个多小时。
多舛的命运从没让他低头,残疾的身体从没让他自弃。张丰林的人生道路虽充满荆棘和坎坷,但是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令人敬佩,孝老善亲的美德令人回味悠长。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向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劳动者、
向所有劳动者们致敬!明天,我们将继续推出“致敬平凡亦不凡的残疾人劳动者(三)”敬请关注!
来源:连云港残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