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幼二十四节气】夏至已至,冬病夏治正当时

2023-06-21 21:43:00

6月21日,迎来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不久便会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按照古中医《内经》的养生理念,夏天人体内阳气大量向外生发,多处于外热内虚,上热下寒的状态,养生要注意:

1.生冷寒凉尽量少吃或是不吃;

2.进入空调冷气房要注意保暖,适当发发汗,以排出体内的寒湿邪气;

3.谨防受寒,尤其是平时就是虚寒湿的虚弱体质,气血两亏容易疲累、容易感冒、手脚怕冷者,鼻敏感、鼻炎、哮喘等患者。

夏至已至,此时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旺盛,是补益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内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冬病夏治的范围很广,不但适用于“冬病”,还适用经常畏寒怕冷、手足发凉的阳虚体质的人;它可以温阳散寒,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使身体康健。


妇幼二十四节气

夏至,天地一阴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交节时会用艾灸健身防病,三伏贴、夏至节气灸等正是中医冬病夏治的最好养生祛病之法,顺应天序,夏至未央,长养安康。


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将特制的中药膏剂,直接贴敷在一定的穴位上,通过药物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达到温阳驱寒、调整阴阳,防病治病的目的。因为是在三伏天治疗,所以又叫“三伏贴”;“三伏贴”借助炎热的天气来激发人体的阳气,与灸法的作用机理相同,所以古人又称天灸、发泡灸。

三伏贴适用于“冬病”或阳气不足的人,临床常见以下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反复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病、慢性胃肠炎、虚寒腹泻等。

(3)妇科疾病:妇女宫寒、痛经等。

(4)肌肉骨病:风湿寒性关节痛、颈、腰椎病、肢体畏寒怕冷等。


艾灸疗法

夏至艾灸可快速驱除体内寒湿,补充人体元气,适合虚劳症、虚寒性体质、亚健康人群等。

艾灸的方法种类很多,如艾条灸、隔姜灸、督灸、脐灸、腹部铺灸、温灸罐等,临床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督脉灸的铺灸面广,效力更专更强,通督散寒,借助三伏天和艾灸的双重阳气,可以更好地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冬季腰背四肢发凉、不孕症、痛经、月经量少、宫寒、抵抗力差的人。

艾灸疗法临床上常用于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颈肩腰腿痛;胃寒胃痛、腹痛、泄泻;痛经、经闭、子宫肌瘤、不孕不育等;面色晦暗、失眠多梦、体弱怕冷;挑食、经常感冒等。


督脉熏蒸

通过温阳祛寒中药蒸汽熏蒸督脉,驱除体内寒气,激发阳气,达到防病保健作用。适用于女性不孕、体寒、盆腔炎性疾病、痛经、关节痛等。(妇幼健康科普)

冬病夏治,防治兼备,赶紧行动起来吧。

图片
2023年冬病夏治时间表

伏前:2023.7.1- 2023.7.10

初伏:2023.7.11- 2023.7.20

中伏:2023.7.21- 2023.7.30

中伏加强:2023.7.31- 2023.8.09

末伏:2023.8.10- 2023.8.19

图片




通讯员丨周思月

编辑丨陈思

初审丨徐蓓蓓

复审丨段潇

终审丨刘超

来源丨市妇幼保健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