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树军长篇小说《滴滴香》第四回第一集|路见不平 赶庙会积怨姜子扬

2022-01-26 16:46:53

一滴醋,香飘三百年

一本书,汪家奋斗史

连云港人的记忆中总有一种味道

那就是家乡的汪恕有滴醋的味道

它的酿造工艺和传奇经历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年古镇板浦

在《滴滴香》的故事中找寻

汪家醋业历久不衰的神奇和奥秘!


点击收听



「滴滴香」|第四回 第一集📖



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滴滴香》



梗 概


小说以古镇板浦为背景,以十二代传承的“中华老字号”——汪恕有滴醋的第三、第四代传人的经历为原型。小说弘扬了不屈不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揭示"恕心能及物,有道自生财"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千年古镇板浦的历史文化。



长篇小说《滴滴香》作者杨树军


简  介

杨树军,1963年9月出生于江苏连云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经在《钟山》《青年文学》《雨花》等杂志发表小说,出版过《咖啡长廊》《咖啡的名字》和《滴滴香》三部文学作品。目前经营一家咖啡馆。


 

第四回第一集

路见不平 赶庙会积怨姜子扬

  

四月八会是个传统庙会,每年的这个时候,海州及周边地区的善男信女都会云集到海州白虎山下。人们逛庙会、看小戏、品小吃、买农具和生活用品,尽享闲暇之乐。最热闹的恐怕要数海州地区的民间传统节目,如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还有抬阁、跑驴、跳马等。在大街上,这些表演队伍穿行而过,引来众人围观。一时间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每年这个时候,汪家也会出动一辆马车去赶会,买些酿醋的用具回来,顺便捎带些生活用品。往年都是汪怀仁或汪洋带小勇去赶会,今年自然是由汪恕有带着小勇去了。

庙会一共三天时间,初七为头会,初八正会,初九是尾会。赶会也有技巧,太阳出来就去,可以买到齐全的货;太阳落山时去,可以买到便宜货。这是汪怀仁的经验,他把这些告诉了汪恕有。以前,汪恕有从来不关心这些,现在不同了,他一边听一边点头,记在心里。初七下午, 汪恕有就带着小勇去了海州,买了一大车醋罐子回来。

初八是庙会的正日子,他们还是赶早去了海州庙会,汪恕有还要买一些用具和用品。汪恕有和小勇起了个大早,本以为自己来得早,没想到这里已经有很多人。小勇以前来过多次,知道什么地方卖什么。他们首先来到农具集市。汪恕有不会谈价,这方面小勇是高手,这都是跟着老东家学来的技巧。汪恕有照着单子要货,小勇负责谈价,谈好后汪恕有付钱。很快就把马车装满了。看时间还早,汪恕有就想着给家里人带点什么,于是,他们慢慢地在集市上闲逛走着。



碧霞宫是整个庙会的中心,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但有一种叫卖声很是特别:

“油包油馃子——”

“磕倒是我的——”

汪恕有寻声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挑着个担子在叫卖。老汉喊一声“油包油馃子”,他身后跟着好几个顽童接着喊一声“磕倒是我的”。老汉高一声,顽童们也高一声,老汉低一声,顽童们也低一声。在海州地区,油馃子也叫油条。油条就凉粉,那可是板浦的名吃。汪恕有打小就喜欢吃,当然凉粉里放的是汪醋。

听到油条,小勇的口水都流下来了。汪恕有才想到早上走得急,还没吃东西。他于是上前把那几个小孩吆喝走,然后买了几根油条。旁边正好有个凉粉摊子,汪恕有买了两碗。只可惜,这凉粉里的醋不是他汪家的。没办法,将就着吃吧。汪恕有一边吃,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有边走边叫卖的小贩从跟前路过,汪恕有眼睛盯着,看有什么可以带给铁头的小玩具。不一会儿,有个卖拨浪鼓的小贩过来,汪恕有上前买了一个。

正吃着,路边一个说书的场子小锣小鼓敲了起来。汪恕有也被这一阵锣鼓声吸引过去,他竖起耳朵。只听说书人用那沙哑的声音高声说道: “各位看官,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下面我要说的故事很多, 首先说说关于白虎山的来历。各位看官可知眼前这白虎山的来历吗? 知道薛仁贵吗? 知道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吗? 来来来,且听我慢慢道来。” 说书人看大伙的胃口都被吊了起来,然后又是一阵锣鼓声,感觉人聚多了才停下锣鼓,扯开嗓子说道:“话说薛仁贵东征胜利,归来时得知久未谋面的儿子就在海州城里, 于是过来想见上一面。那薛丁山正在练兵, 听说父亲大人要来,不及卸甲就急匆匆地出城迎接。策马出城不远,薛丁山猛然看见前面一只凶猛的白虎挡道,心中大惊! 连忙搭弓放箭,射中白虎要害。只见那白虎仰天大吼一声便一命呜呼,顿时化为一座小山, 就是眼前的白虎山。当薛丁山得知那只白虎就是他的父亲时,懊悔不已。因此,他决定在白虎山下设庙会,每年四月八日设道场祭奠一次,以此告慰父亲大人在天之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庙会。”众人听罢, 都唏嘘一声,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又是一阵锣鼓齐鸣,他说:“来来来,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各位看官,下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说一说孔夫子登山望大海、秦始皇设立秦东门……”

正在此时,就听街上的人群中有很多人在大喊起哄:“好! 好! 再撞一个,再撞一个!”汪恕有转身想看个究竟。听书的人群也被吸引过去不少。只见路中间两个戴着墨镜的瞎子在一起吵嘴互骂。

“哎哟,你撞到我了!”那个年轻的瞎子说。

“我眼瞎,你也瞎啊?!”那个年长的瞎子反驳道。“倒霉鬼了,怎么你也是瞎子?”

“真是倒大霉了,我要是不瞎能被你撞吗?”

说着, 两个人又撞在了一起。只见那个年长的瞎子被撞得“哎哟, 哎哟”叫声不断。围观的众人“哈哈哈哈”大笑起来。

这位年轻的瞎子声音好熟,汪恕有仔细一看,原来是姜子扬。很明显,他假扮瞎子在戏弄一个真瞎子。只见那真瞎子移步要走,姜子扬立即横跨一步又和他撞了个满怀,众人又是哄堂大笑,好像是在看一出好戏。

那真瞎子说:“我只给别人算命,怎么就没算算今天我会遇到你这个瞎子。”

姜子扬大声喊道:“我是个算命的,怎么就没算到今天会遇到你。”

听到围观的人起哄声, 真瞎子想立刻离开。姜子扬就是不让他走,对着他的身体来回撞,结果劲使大了,一下子将真瞎子撞倒在地,他的打狗棍和小锣也散落出去。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汪恕有让小勇看好马车,自己上前几步挡在了姜子扬的跟前。

“姜子扬,你欺人太甚!”

“谁是姜子扬? 你,你,你谁呀?”

汪恕有伸手一把扯下姜子扬的墨镜,大声说道:“大伙看好了,他不是瞎子,他是板浦商会姜会长的大公子,他叫姜子扬。”

姜子扬一下子羞愧难当,很想立刻找个窟窿钻下去。姜子扬的两个跟班马屁精和疤二立马上前挡住姜子扬的身体,然后,对汪恕有推搡起来。



“你在板浦耍威风,现在耍到海州街了,装瞎子骗人。”汪恕有大声说。

“汪恕有,你不要多管闲事!”姜子扬说道。

众人一听,这才明白一个是真瞎,一个是假瞎,纷纷要为真瞎子打抱不平。姜子扬看自己在众人面前被揭穿,恼羞成怒。他向马屁精歪歪嘴。马屁精知道姜子扬的意思, 他趁汪恕有没有防备, 想偷袭。结果, 踹出去的一只脚被汪恕有一下子双手掐住,随手又向高空抛了出去。只见马屁精一个踉跄倒退四五步,后仰着跌倒在地。接着,姜子扬又对疤二使眼色。这小子可是人高马大的身板,站在那里就是不动也像一堵墙。只见他挪着四方步慢慢靠近汪恕有,汪恕有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疤二伸手抓住汪恕有的衣领,汪恕有顺势抓住他的那只大手,一转身,将他的手锁住了。只听疤二“哎呀”一声,跪在地上。原来,汪恕有使的是散打中的一个擒拿动作,叫四两拨千斤。殊不知,汪恕有从小就跟着爷爷练过武,然后在汪家舞龙队里上下翻滚,算是会一点功夫。只是一般不出手,所以不被人知。连小勇也是头一回看到少东家身手如此敏捷。

姜子扬还不善罢甘休,他捡起一块石头,撸起袖子,摆着架子,绕着圈子,想找准机会对汪恕有下狠手。小勇看到了忙喊道“少东家注意后边”。汪恕有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突然,汪恕有轻轻跃起,一个飞腿过去,脚掌在姜子扬的耳旁带起一阵风。姜子扬手抱着头,迅速蹲了下去, 嘴里大喊“打人啦,汪恕有打人啦,快来救命啊!”其实,汪恕有并没有想踢姜子扬,只是吓唬吓唬他而已。

听到姜子扬的喊声,马屁精和疤二抖了抖精神,联手重新向汪恕有靠拢。这时,在一旁观战的小勇看不下去了,他手执马鞭,横在中间。姜子扬一看这情形,估计是占不到便宜了。于是,他爬起来对汪恕有恶狠狠地说:“姓汪的,你等着,爷会找机会收拾你的。”说完,撒腿就溜进人群中去,他的两个跟班也溜跑了。

汪恕有上前把那个瞎子扶起身来,将棍放到他的手中。那瞎子拉着汪恕有的手连声说:“好人,好人,你是好人。”

姜子扬在四月八会上丢人现眼,他咽不下这口气,想着找法子报复一下汪恕有。苦思冥想后,他有了主意。

专门挑了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姜子扬带着马屁精和疤二鬼鬼祟祟地进了大寺巷。他们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桶粪便抬到汪家大门口。正准备泼向大门时, 突然看见巷子里面有一个人影。他们屏住呼吸, 仔细观察, 发现是一个没有头、但手里拎着个头的鬼, 正站在巷子深处看着他们。这可吓坏了他们,浑身冒出冷汗。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不约而同地撒腿就跑。一直跑到跑不动了才停下来。

姜子扬气喘吁吁地说:“真是活见鬼了。”

马屁精说:“少爷,八成是那个汪洋鬼魂回来了。”

疤二接话说:“我看长得是像汪洋,矮矮胖胖的样子,连走路的姿态也像,可是,他怎么把头拎在手上呢?”

三个人越想越害怕。

这事很快就在板浦街传开了。街划子还添油加醋地说,汪洋的鬼魂还没离开,他死得冤,他还要带一个人走,谁和汪家有仇就带谁。汪恕有也听到了这个传言,还有那天早上发现大门外有一桶粪便的事,他也一并告诉了他爹。汪怀仁说:“晚上把门关严实了。”

大人们谈这个鬼的话题时,没有注意铁头也在听。他听后可出事了, 晚上不睡觉又哭又闹,还说老拐子要把他带走了。问他老拐子长什么样? 铁头说得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吴玉琴告诉铁头,以前娘说老拐子是吓唬你的,其实根本不存在。看吴玉琴着急,汪恕有就去把吴郎中找来了。吴郎中看完外孙后胸有成竹地说:“我开个方子。”于是,他让汪恕有找来笔和纸,写下了一张纸条。汪恕有诧异地问吴郎中:“这是什么方子? 抓的是什么药一个都没写。”吴郎中说:“这个叫夜啼贴,灵验得很。你就照着这个方子写七七四十九张,然后趁着夜色贴出去。”汪恕有将信将疑, 但还是照办了。第二天,板浦街的墙上、树上到处都有这样的纸条。看到的人还真大声念出来: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哭郎, 

行人君子念三遍,

一夜睡到大天亮。

 


END



2022年1月10日起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FM90.2

每天15:05~15:30播出

作家杨树军创作的长篇章回体

历史小说《滴滴香》

关注连云港手机台

每周同步更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