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军长篇小说《滴滴香》第十八回第二集|海棠出嫁 板浦人欢喜过大年
一滴醋,香飘三百年
一本书,汪家奋斗史
连云港人的记忆中总有一种味道
那就是家乡的汪恕有滴醋的味道
它的酿造工艺和传奇经历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年古镇板浦
在《滴滴香》的故事中找寻
汪家醋业历久不衰的神奇和奥秘!
点击收听
「滴滴香」|第十八回 第二集📖
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滴滴香》
梗 概
小说以古镇板浦为背景,以十二代传承的“中华老字号”——汪恕有滴醋的第三、第四代传人的经历为原型。小说弘扬了不屈不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揭示"恕心能及物,有道自生财"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千年古镇板浦的历史文化。
长篇小说《滴滴香》作者杨树军
简 介
杨树军,1963年9月出生于江苏连云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经在《钟山》《青年文学》《雨花》等杂志发表小说,出版过《咖啡长廊》《咖啡的名字》和《滴滴香》三部文学作品。目前经营一家咖啡馆。
第十八回第二集
海棠出嫁 板浦人欢喜过大年
汪家大院热热闹闹。不过今年家里的人比以往都多,吴郎中、崔灵芝还有小勇都和汪家人围在了一起。铁头已经开始敢放鞭炮了,玉琴看着他,生怕他被炸着。崔灵芝帮着吴玉琴去下水饺,为一大家人准备团圆饭。汪怀仁和吴郎中聊着天。
汪怀仁说:“家里人多还真热闹,明年就应该多一个人。”吴郎中说:“老哥说的是,灵芝怀孕也有一阵子了。”
突然,一阵急促的打门声传到客厅。听着这声音有点奇怪,大家都放下了手里的活,也停下了正说的话。吴玉琴第一个站起来,出去看个究竟。当她拉开大门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双手哆嗦着说:“行行好大姐,给口吃的吧。”吴玉琴点点头,然后就到屋里拿了几个包子。她好生奇怪,从来没有大年三十出来要饭的。
汪老夫人问了一句:“玉琴,什么人啊?”吴玉琴说:“是个乞丐,还是个女人。”
汪老夫人又说:“多拿点给人家。大过年还出来要饭,太可怜了。” 乞丐接过吴玉琴给的包子,立刻放嘴里咬了两口,但并没有要走的意思。她一边吃一边说:“这位大姐,我想打听个人。这板浦街上有没有一个姓吴的郎中?”
吴玉琴一听, 一下子怔住了。她问:“他叫什么名字? 你怎么知道他?”
“他叫吴德龄,他还有个女儿,叫吴玉琴。其实,他有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叫吴玉蓉。”
“我就是吴玉琴,你是?” “我是吴玉蓉啊!”
“什么? 你说你是玉蓉?”
四目相对,四周好像一下子都安静下来。突然,吴玉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她的眼泪像是决堤的洪水,一下子泄了出来。她掉头就冲着屋里大声喊着:“老天爷啊! 老天爷把我妹妹送回来啦!”
屋里的人都跑了出来。
吴郎中踉跄着走到大门口,他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轻轻地撩开那乞丐面前的头发,看到了左边耳垂下的那个小息肉。吴郎中感叹道:“是玉蓉,真的是你。我是你爹啊,孩子。”
“爹——”这一声,饱含着太多太多的欣喜,也饱含着太多太多的辛酸。吴玉蓉一把扑到吴郎中的怀里,号啕大哭起来。
让她哭了一会儿,吴郎中才对玉蓉说:“这是你姐,玉琴。” “姐。”玉蓉又和姐姐抱到一起,两人都哭成了泪人。
汪老夫人说:“都回屋去吧,有话慢慢说。”
吴玉琴端上一大碗饺子摆在桌上,看着妹妹大口大口地吃着。旁边人都不说话,生怕影响她吃东西。吴玉蓉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狠狠地饱餐了一顿,然后用衣袖擦擦嘴,这才讲了一家人失散后的情况。
吴玉蓉说:“被一群匪兵冲散后,我和娘跟着一群难民逃难,几天后逃到了一个叫高邮的地方才落下脚。为了生存,我娘到一个大户人家当佣人,给人家洗衣服带孩子。本想等过些日子再到板浦找家人,但那家老爷只管我们母女俩吃住,一点工钱都不给。没办法,我们就一直等待机会。可是,这一等就是十五年。我当时还小,根本不记什么事,等我长大了,娘就告诉我爹叫吴德龄,还有个姐姐叫吴玉琴,我们一家人走散的地点叫板浦。去年秋天,我娘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临死前,她很肯定地告诉我说,菩萨托梦给她,说我爹和我姐一直在板浦等我们,要我无论如何要来找。所以我就来了,这一路我整整走了一个月。再找不到你们,我都快没力气了。”
一家人见面,肯定还有好多话要说。三天三夜恐怕都说不完。汪老夫人说:“还是带玉蓉去洗洗澡、休息一下。大过年的,先不谈伤心事。”吴玉琴站起身来说:“婆婆说得对,今天就不要再谈了。”说着,她就带着妹妹和铁头去了自己的房间。
初一一大早, 汪怀仁第一个起床, 推开房门一看, 漫天飘着大雪, 院子里落上了厚厚的一层雪。朝远处看,街上的屋顶都落满了雪,不远处的国清禅寺的金顶都变成了白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瑞雪兆丰年,是个好兆头,汪怀仁嘴里念叨几句,然后拍打几下老腰,进屋准备吃早饭。
按照板浦的风俗习惯,大年初一早上全家人在一起吃弯弯顺(饺子) 和元宝(汤圆),寓意平安和发财。其中几个饺子馅里还会放上一枚铜钱,谁吃到就有中头彩的寓意。虽然过去汪家的生意做得一般,但汪怀仁对将来还是充满信心。他一手支撑着腰,另外一只手搂着小孙子铁头,很开心。小米跟着要压岁钱,汪怀仁说:“到你的枕头底下找去。”小米立即回自己的房间。回来后喜笑颜开,都不知什么时候爹将红包放到了自己的枕头底下。只有汪老夫人心知肚明,在一旁偷笑。
吴玉蓉跟着汪老夫人在包饺子。汪老夫人仔细端详着她看,简直不认识了。昨天还是一个叫花子打扮, 现在她活脱脱是个漂亮的大闺女, 仙女下凡一般。
吴玉琴一直在炉子旁加柴火,看着屋子里的情景。这时,她觉得时候到了,于是起身过去让铁头给爷爷磕头。汪怀仁端坐在那里,面带微笑地看着小孙子。汪怀仁说:“这孩子头磕得‘咚咚’响,真是个铁头啊。”汪怀仁从袖口里变戏法似的掏出一个红包放到孙子的小手上说:“小铁头,这个是爷爷给你的压岁钱。”吴玉琴在一旁说:“铁头,快谢谢爷爷。”铁 头大声喊道:“谢谢爷爷,祝爷爷长命百岁!”汪怀仁对汪恕有说:“你去把 小勇喊来,我有话跟他讲。”小勇过来了,进门就跪到地上给老东家磕头。汪怀仁从袖口里也掏出一个红包,说:“你到我们家已经五年多了,也算 是我们汪家的一员,这个压岁钱你拿着。”小勇双手接过红包说:“谢谢老 东家。”汪怀仁转身对吴玉琴说:“过年这几天,其他的雇工都放假了,你 就不要单独做雇工饭了,让小勇过来和我们家人一起吃吧。”小勇抢话说: “老东家,这使不得。”汪怀仁说:“我们不介意,你介意什么?”
吴玉蓉也在姐姐的要求下给汪怀仁磕头。吴玉蓉跪下说:“祝汪老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日月昌明,松鹤延年。”汪怀仁听后很是开心,递上个红包给玉蓉。汪老夫人笑着说:“闺女真会说,还一套一套的。”吴玉琴说:“小妹还会诵诗呢。”吴玉蓉说:“我在高邮那大户人家,给他家的大小姐伴读,也学会了识字、诵诗。”说着,她朗诵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边朗诵还一边比划着,飒爽英姿,十分可爱。汪恕有站在一旁观察,并没有言语。
吃完早饭,汪怀仁就安排几个孩子带上些老糖出门,去到街坊邻居家给长辈们拜年,并交代要多说喜话。汪老夫人在一旁也叮嘱说,到人家别忘了再买几串米糕和糖葫芦带上,这是板浦的传统礼数。吴玉蓉提出也跟他们出去,汪老夫人说:“好,好,恕有带着玉蓉,也让她和街坊邻居们认识认识。”他们刚推开大门,就看见街划子夏富贵挡在门前,打起快板说唱起来:
板浦的街,板浦的房,板浦的小伙能上墙。板浦的山,板浦的水,板浦的姑娘长得美。板浦的土,板浦的田,板浦的商家会赚钱。板浦的桥,板浦的路,板浦的美景一处处。板浦的曲,板浦的戏,板浦的百姓有志气。板浦的酒,板浦的菜,板浦的汪醋人人爱。人—— 人—— 爱!
大家听后都鼓掌说“好”,汪恕有掏出几个铜板给街划子。汪小米还从布袋里拿出几块老糖给他。街划子连连说:“谢谢二少爷。”小米假装生气说:“还有我呢?”街划子赶忙说:“大小姐一枝花,人见人爱美如画。”小米红着脸说:“这还差不多。”吴玉蓉也凑热闹上来说:“那还有我呢?”街划子仔细端详了一下她,然后说:“这位姑娘貌美如花、和颜悦色,肯定能旺夫富贵、多子多福。”然后,汪恕有他们高高兴兴地走了。
汪恕有他们走后,汪老夫人对吴玉琴说:“等他们回来,就让玉蓉和你娘俩去给铁头的舅爹磕头去。”吴玉琴笑着说:“谢谢婆婆。”汪怀仁说:
“玉琴啊,让你爹和灵芝也过来吧,这几天都来我们家,一起吃饭一起过年,人多了热闹。”吴玉琴说:“我和爹说说看。”
正月十五闹花灯。按照惯例,汪家的大门前又挂起了一个灯谜,猜中的人都可以得到一块老糖作为奖品。谜面是:
十八反王进了城大蒲荡里草不生美女怀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时生
(打四个字)
这个谜语在板浦街已经流传了好多年。汪恕有听爹讲, 很多年前, 就是那个夏富贵在正月十五到了汪家大门口,看汪家慷慨大方,不仅给他吃的,还给了他不少铜钱。于是,这个读过书的街划子顺口出了这道谜语。每每看到街划子, 看到他的处境, 汪恕有都有一种堵心的感觉, 命运真是作弄人。
如今,板浦街上的人都知道谜底。每到这时,很多人家的大人就叫小孩子跑到汪家,大声报出谜底,然后得到一块老糖图个喜庆。谜底就是:板浦好醋。
晚上,国清禅寺门前广场热闹非凡,全镇的人都到这里看花灯。燃放烟花、各色杂耍纷纷登场表演。按照惯例,板浦人最爱看的是舞龙表演。话说板浦的舞龙堪称一绝。别处舞的大都是水龙,而板浦舞的是火龙。彩色巨龙与烟花、爆竹、礼炮、龙灯相配合,舞动起来惊险刺激,蔚为壮观。
很早的时候,汪家就拿过板浦镇舞龙表演的头魁。这也形成了传统, 每个到汪家做工的人都要练就舞龙技艺。就是不在汪家做醋工了,每逢舞龙表演,他们也会主动过来参与其中。在板浦街,成为一名舞龙的人那是一种荣誉。以前是汪怀仁担当龙头的位置,后来本想传给汪洋,但是聪明好学的汪恕有跟着看几次就会了,还比哥哥汪洋舞弄得好。现在, 汪恕有顺理成章地担任这个重要角色。
舞龙作为压轴节目,围观的人群主动围成了大大的一个圆圈。只见那条巨龙,头似鸵、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麟似鲤,每个部位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汪恕有担当龙头,小勇举着龙灯。这条巨龙在龙灯的引领下,由十几个壮汉舞动着,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一会儿翻转,一会儿摆尾,很快就把现场气氛带到了高潮。最高潮部分是在结尾,火龙在会场中心盘旋上升,龙头叠加到三人高。小勇不停地将龙灯抛向空中,龙头扬起,龙嘴向天空吐着火焰。随后,在场的人群自发地跟着龙尾一起盘旋, 里三层外三层, 一直到盘不动为止。围观人参与的这一招叫“接龙”,据说,谁接上巨龙的尾巴,会给自己的一生带来好运。吴玉蓉也混在人群中间,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阵势,高兴得不得了,跟着人群转圈,笑个不停。
表演结束,汪恕有这才把龙头拿下来,露出头脸。他已经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不知什么时候,侍严月也挤在了接龙的人群中,看到汪恕有露出脸来,她跑过来递了个手帕给他擦汗水。汪恕有也没客气,拿过来就擦脸上的汗水。擦完汗水,他将手帕放进了自己的兜里。侍严月一直看着他傻笑。

END
2022年1月10日起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FM90.2
每天15:05~15:30播出
作家杨树军创作的长篇章回体
历史小说《滴滴香》
关注连云港手机台
每周同步更新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0.2
最新评论